陕西省各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从拓宽户籍办理渠道、压缩企业审批成本、提升群众办事效率等方面加大公安“放管服”改革力度,打通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厘米”。
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把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主攻方向,探索建立了以经常居住地为落户地的户口制度,将实际工作地和实际居住地纳入可落户范围,继续实行全省范围内居住证互认制度,让农业转移人员进城之路更顺畅,使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在居住地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围绕群众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常遇到的急用证难题,在全省设立“绿色通道”服务受理点1300余个,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办理各类户籍证件近2万张。
为了把户籍服务从“面对面”延伸到“键对键”,公安治安部门积极引导群众通过陕西“互联网 公安政务”等平台“指尖”办理业务。目前,新生儿报户、居住证签注、身份证办理进度查询、保安员证申领、旅馆业审批备案等134项业务已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截至7月下旬,共为群众网上办理业务14万余人次。
公安治安部门推进新开办企业首套公章刻制由政府“买单”,上半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累计为新开办企业刻制公章31万余枚,为企业减少成本约4900万元。同时,将印章管理信息系统与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对接,将印章刻制与营业执照联网联办,让新开办企业“只进一家门,只跑一次路”。
此外,居住证从首次办理、换领补领到延期领证实现了全流程免费。针对户籍材料暂时不全或短时间无法补充材料的群众,实行“容缺受理”,让“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用跑”成为群众办事首选项。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公安治安部门出台了15项便民利企措施实施办法,内容涵盖户籍业务、证件办理、疫情核查、保安从业、公章刻制等多个方面,让群众在疫情期间办事驶入“快车道”。
陕西“互联网 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省公安厅门户网站和全省服务窗口全部公示咨询和投诉电话,针对企业和群众的不同诉求,“点对点”下达催办、退办和责成重办指令。同时,群众还可对网上网下所办的每一笔公安业务进行“满意度”评价,有效助推了业务快受理、快办结、快反馈。今年上半年,陕西公安各网上办事平台累计回复各类咨询问题6800余次,群众网上办理公安业务满意率达99。9%。
附1: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附2: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