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广行政事务受理中心运行两年了。两年来,受理中心强化管理能力,服务于民,运用电子政务成功推动了文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树立了良好的政府窗口形象,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一个平台:管起七十余项文化业务

  上海文广行政事务受理中心成立以来,通过一个平台有效承担起上海文化市场、影视卫星、社会文化、人员资质认定等共计70余项行政许可、行政备案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受理业务,同时还开设了开业筹备指导、政策法规咨询、行业法规培训和规范达标服务等其他服务项目,发挥了政府服务与管理的双重功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统一受理机制的建立和先进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得“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不再是一句口号。两年来,受理中心受理的各类行政许可、社会服务的文件周转量高达8万多件(次),网站访问量也超过了10万人次,不仅受到业者好评,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

  一个标准:抵制各类人情后门

  两年来,受理中心以“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为准则,编制了厚厚的《受理手册》,将每一项审批的名称、条件、需提交的材料、时限都在网上公布。从接受申请,到内部审批,最后发证,整个过程完全透明化。用一个标准来抵制诸如擅自设卡之类的不正之风和人为因素,并成功杜绝了以往习见的各类人情后门与暗箱操作,切实保障了市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文化领域从业的合法权益。去年,在高效便民的一个标准下,中心受理成立的民营文企就有73家,还有4家民营经纪组织、54家民营演出公司和15家民营表演团体。

  一个系统:文化服务更快捷方便

  中心成立两年之际,上海文广行政事务信息系统又开通了。它通过“单一窗口”、“跨部门”、“24小时”、“自助式”来降低双方成本,使政府服务更快捷方便,具有更高附加值。它还提高了公示效率,通过市区联网来确保投资者第一时间知晓公告内容,并为他们了解各区县管理行为和投资环境提供便捷渠道。它所开发的告知承诺项目申请直通车和特许项目申报排队系统,更是一种公开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作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窗口”,它同时还是了解研究市场情况的“窗口”。它的数据与资料积累,为审批后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领导掌握文化市场动态提供了新的决策支持渠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