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开展“不见面”办事服务,开辟“专栏”“专窗”“专席”以及“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远程辅导、个性服务,针对特殊情况给予“容缺”办理……在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中,江苏政务服务始终在线,及时响应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推动生产秩序加快恢复。

  “不见面审批”打破疫情阻隔

  春节期间,江苏政务服务部门发出倡议,请企业、群众尽量利用网络“不见面”办事。如此倡议的底气,来自江苏近年来深入推进的“不见面审批”改革——省市县三级,9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江苏政务服务网及江苏政务服务APP先后推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服务”“苏政50条”专栏,汇聚政策信息、发布办事指南、接受咨询投诉、嵌入部分事项办理入口,推动政策落地。

  据江苏省政务办统计,2月1日至4月20日,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件1538.6万件,其中企业事项617.5万件,个人事项921.1万件。从办理渠道看,线上办理897.5万件,占总办件量58.3%。

  在公共资源交易方面,“不见面开标”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南京、镇江等地专门印发《“不见面交易”事项清单》,为市场主体提供网上交易操作指引。

  有些涉企事项较为复杂,存在线下办理环节。政务服务人员想方设法,让企业“不见面”办理。昆山市张浦镇行政审批局对法定受理后需现场踏勘的事项,在疫情期间以“承诺制+视频踏勘”的方式办理,企业线上发送材料,审批人员确认申请材料齐全、合法,承诺书和视频符合审查要求后发证。

  韩资企业泰州天恩电子有限公司急需办理董事变更手续,但公司负责人在国外。审批人员通过视频验证,在企业承诺于一定期限内补正材料后,完成“不见面”的审批审查、容缺受理。泰州市市场监管局许可处副处长王琦介绍,特殊的“不见面”办理方式,为该市多家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政务服务部门持续推动事项网上办。南京市政务办介绍,目前全市行政权力事项中,14024项可外网受理,占98.7%;13812项可全程网办,占97.2%。

  加快审批,专窗专席多措并举

  疫情发生之后,镇江市政务办立即对全市医用口罩、消毒用品等经营企业进行摸底,对疫情防控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时限。

  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将药品与医疗器械企业设立、药品零售、二三类医疗器械企业经营审批等3件事,纳入药品与医疗器械“一件事”专窗,提高办理效率。例如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企业一次性提交14项申请材料,半天就可办好开业经营所需证照,而此前需到5个部门办6项业务,涉及26项材料。该专窗3月6日设立以来,已办理26件审批。

  各地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服务”“苏政50条”专窗,依托12345设立相应专席。专席已受理诉求6.1万件,有效回应企业需求。

  政务服务部门还主动为企业服务。2月中旬,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逐一电话联系镇上106家重点高新企业,详细了解它们复工复产、发票领用、纳税申报等方面的情况,梳理出36个重点问题,解读政策、协调解决、持续跟踪。

  金湖县行政审批局工程建设项目窗口工作人员,对确需现场办理的事项,先行开展辅导,协助企业备齐申报资料。该局15名审批人员,担任县里15家重点工业企业的驻厂指导员。他们除了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还提供审批事项办理指导,先后协调办结11件涉及项目的审批事项。

  3月27日,落户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的欧谱纳燃气轮机项目,办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不动产登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环保备案等5张证。无锡市惠山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顾攀告诉记者,这是市级重大项目,审批人员对企业提前辅导、开展网上预审,得以“一天之内、五证联办”。他说:“疫情之下,审批服务更要把握一个‘快’字。月底这个项目就能拿到施工许可证,动工兴建。”

  政务平台折射复工“加速度”

  2月中旬逐步复工,3月产量同比增长10%。位于金湖县银涂镇的华亿轴承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一边开足马力加油干,一边筹划一个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新项目。4月23日,公司总经理戴星月告诉记者,办理厂房、宿舍楼不动产权证的材料基本准备齐全,通过网络上传后,很快就能拿到证。他已与银行对接,不动产权证到手便办理抵押贷款,贷到的资金一部分上光伏发电,企业自发自用,另一部分用于新项目。交汇点记者向金湖县自然资源局询问,办证材料上传后,多久可以拿到不动产权证?该局不动产登记负责人万宝春回答:“上午材料不过午,下午材料不过夜。只要材料符合要求,当场办证,证还可以快递给企业。”

  无锡市行政审批局介绍,疫情期间实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通过联合审查、审批等方式,协调解决“市委党校新校区”等建设项目遇到的审批难题。一季度,该市独立实施的19个省重大项目中,11个续建项目于2月底全部复工,8个新建项目有3个开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基本达到时序进度。

  政务服务平台,是一个反映经济复苏情况的窗口。泰州市新登记企业2月仅399户,而去年同期为1146户;3月增至2386户,接近去年同期的2633户;4月1日至23日达到2082户,超过去年同期。

  常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局窗口,透出普通货运业复工复产的强劲势头。常州市交通运输局行政服务处副处长邓春成统计:“2月普货办件270件,同比下降86%。进入3月,民生物资、防疫物资运送等普货运输业务明显回升,3月办件3866件,同比增长3%。4月1日至20日,普货办件达2651件,同比增长13.3%。”3月25日以来,该市发出4张适用“告知承诺制”办理的普通货运《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降低运输企业先期投入成本,减少恢复运营的时间,增加运输企业对外合作“商机”,助推企业加速奔跑。


  附1:全国重点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数据分析报告

  本报告合集共计15份,报告中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各地各级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统计渠道,从政府管控、社会治理、数字化服务、信息公开等维度开展数据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涉及的重点城市包含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

image.png


  附2: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附3:国脉政策通(又名“国脉一体化惠企政策服务平台”),是对标中央关于“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易于知晓、一站办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帮手级产品。以“惠企政策精准送、补贴申报一次办”为核心,提供政策“发布、汇聚、查看、送达、办理、督查、评价”全套解决方案。基于市场主体、民生服务和营商环境优化,从最小颗粒化、数源标准化、数据共享化、组织协同化、业务融合化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实现群众与企业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红利更好发展。截至目前,该系统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东新区、南山区等地应用,获企业群众普遍好评。

责任编辑: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