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杭州人才服务中心和社保服务大厅的出入口,多了一个绿色的二维码。进出人员只要用手机支付宝扫一扫,后台就能自动调取他的杭州健康码信息,并判断是否能够进入。

  记者了解到,这是由市人社局专为满足人流密集场所快速通行需要所开发的应用“人社健康通”。在杭州市多个政务服务窗口,杭州健康码已逐步应用于人员出入、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为“最多跑一次”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张二维码一个人,就是一个智能防疫检查站

  “人社健康通”的诞生,要从前阵子杭州党员干部全面下沉基层协助防疫的经历说起。

  杭州市人社信息中心技术支持科副科长叶成光告诉记者,前期他们在祥符街道协助疫情防控时,发现许多卡口存在检查登记用时较长的问题,虽然有了健康码,但用户还是需要打开支付宝或微信,点击几次后才能展现,人员较多时容易产生排队聚集。

  “为此,我们开发了‘人社健康通’应用,入场人员只要简单使用支付宝扫码,就能自动验证健康码信息,提示是否绿码,同时后台自动记录了检查点、入场人员信息、入场时间和健康码状态,可供管理人员查询统计。”叶成光告诉记者,该方案操作简单、成本很低,只要一张纸质二维码和一个负责测温的工作人员,便可在需要的位置快速设立检查点,目前已经应用在杭州人社各下属单位入口用于出入检查登记。

  健康码赋能“最多跑一次”,杭州各地在行动

  记者发现,除了市人社局,在富阳、临安、江干、钱塘新区等杭州各地的政府服务窗口,利用杭州健康码赋能政务服务的做法都已开始逐渐起步。

  在临安区,当地开发了“临安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员出入管控系统”。市民进出行政服务中心,只需刷身份证便可获取人员健康码信息,使实名登记和健康码显示合二为一,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

  在富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同样上线了健康码拓展应用——“无感”防控系统。配合红外测温仪,市民刷一次身份证即可“无感”完成实名登记、健康码核验和体温检测。记者了解到,全面恢复窗口服务首日,在富阳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无感”防控系统核验进入的市民共有1031人次,平均通行时间仅为2到3秒。

  在行政审批环节,杭州健康码同样开始发挥作用。今年2月6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要求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和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隔离观察人员给予政策支持,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逾期还款不影响个人信用。


  附1:全国重点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数据分析报告

  本报告合集共计15份,报告中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来自各地各级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统计渠道,从政府管控、社会治理、数字化服务、信息公开等维度开展数据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涉及的重点城市包含浙江省、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

image.png


  附2:国脉“一网通办”核心支撑系统(GDBOS),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数字政府2.0操作系统、政务数据体系2.0基础标配、政务服务一体化升级方案。又名“政府数据业务操作系统”(GDBOS), 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各地实践经验、数据体系理论、微服务技术架构,围绕“大数据、大系统、大平台”融合一体思路,为各地数字政府升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业平台。运用数据体系、标准治理、业务再造、组织进化等工具和方式,可从结构、标准、模块架构上对当前政务服务平台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适配部委、省、市、县(区)不同层次需求,支撑数据整合共享、政务流程再造和服务模式升级,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夯实数字政府基础,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依托"产品+数据+标准"框架,构建"标准支撑、数据体系、业务再造、数据治理、管理赋能"五大体系,无缝衔接既有业务系统,有效驱动政务服务整体运作:①落脚在“办成”,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办成不同领域事项;②综合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据整合与治理能力,并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与智慧组织进化。

image.png

责任编辑:y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