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广西南宁市县、市、乡(镇)、村(居)四级人口计生工作的相关信息录入和提取工作,不再沿用过去那种用手工填入或手工翻阅卡册的原始做法,而是通过点击电脑鼠标和敲打键盘的方式进行,录入和提取人口计生信息更为方便、快捷,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管理,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南宁市成为广西人口计生系统第一个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的城市。 

  据有关人事报道,2004年起,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在领导重视、投入到位、工作有序的良好环境下逐步得到健全和完善,形成了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格局。该市的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能正常运行,主要得益于如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注重对县区工作指导,确保建设工作的整体实施 

  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主要是由市人口计生委具体负责实施。为了加强对各县区信息化工作的指导,该委成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黄海主任担任组长,分管信息化工作的赵建生副主任担任副组长。自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该委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方式,把握好每一时期、每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同时,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将县区该项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状党政保障指标体系,并列入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和督查工作范围,每年分上、下半年对县、区进行考核评估,从而确保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经费及时投入到位和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 

  二、注意抓好重点环节,保证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建设工作中,市人口计生委注意人、财、物各个重点环节的工作,逐一解决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努力把人、财、物力全面投入到位,从而保证了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是配齐电脑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及时按要求配齐了市、区县、乡镇及社区的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及电脑操作员。 

  二是配好必备硬件设施。全市共投入600多万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4月,根据建设的设计,建成了市人口计生委、12个县、123个乡级单位和200多个社区为一体的人口和计生广域专网,该网络总投入398万元,其中市信息办安排资金118万元,其余经费由各县区根据各自投入需要,由各县区财政拨足经费。 

  三是建立信息数据库。根据国家标准代码及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的具体要求,全市根据建设工作要求,投入大量人、财、物,协调各相关部门,通过逐一入户核查、流动人口专项调查、协调公安部门采集身份证信息等数据采集前期工作,认真完成信息数据采集、录入及核对,全面完成了网络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工作,录入了650多万人口的全部相关信息。 

  四是完善信息管理软件。根据自治区提供的国家已婚育龄妇女(WIS)系统代码,市人口计生委组织开发了南宁市网络版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并成功将自治区开发的单机版已婚育龄妇女(WIS)系统及原南宁市使用的单机版系统数据导入网络版人口计生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目前已推广应用,并在推广应用中逐步得以完善。 

  五是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为加强人口计生部门信息安全传输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市人口计生委按照自治区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出台了《南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工作过程中,该委还根据网络管理的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信息的安全管理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