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巨大灾难的管理(包括自然和人为的灾难)要获得高效、取得成功,决策者必须要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德国早年的一些大规模的灾难,例如2002年8月易北河的大洪水、1999年12月发生在德国南部的Lothar暴风雪,都显示了灾难管理部门只获取了部分的必需信息,在联邦政府和受灾地区的灾难反应部门间的通讯信息流也是极度不足。有鉴于此,2001年夏天德国内政部门决定建立“危机预防信息系统”(German Emergency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deNIS)。在此基础上开发的deNIS II的目标则是为市民和灾难反应建立起一个网络,作为联邦和地方政府决策制订者的信息沟通支持,更好地为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等突发事件的援救提供信息服务。deNIS的主要任务即是支持灾难管理者的工作,相应的deNIS II系统只对一些授权的使用群体开放:主要是联邦政府的内务部门和灾难控制部门的运作中心。系统用以评估灾难的现状情势和面临的问题,分析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保护公众的人生安全,必须向州、联邦政府或者外国申请哪些援助物资。
deNIS的目的
重要信息,尤其是对重大灾难来说的关键信息,现在都能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的参与组织(例如救援队)所获取,这些信息包括灾害的性质、针对灾害的救援方法、能提供有效帮助的人员和设备的数量等。还有大量的英特网页都提供了巨大灾难管理的有用信息、报告和其他文件,这些信息都散布在大量不同组织、机构和形式各异的网页上。在巨大灾难面前,这些分散而广布的信息必须被搜集、集中起来,并提供给决策制订者,这是一个操作强度很大很费时的工作。为了使全体灾难参与机构都获得所有这些信息,deNIS搜集并整合了这些重要信息,并通过网络建立了联通所有运作中心的快速信息交换平台。这些资料将为巨灾预防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为国际机构间的合作提供帮助,以履行德国的国际责任。
鉴于公众和决策制订者双方的不同需求,deNIS建立了两个系统,deNIS I和deNIS II。
deNIS I是德国危机预防信息系统的第一个版本。感兴趣的人们可以进入一个主数据库,那里有关于危机反应、民防和危机预防的重要信息。它的目标是在因特网上建立一个开放的平台,用以集中和巩固因特网上已有的许多信息,基本上是一个提供大量连接的数据库。用户可以找到关于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背景资料,转移潜在危险的可能性,预防的方法,行为准则和关于获取人员与物资帮助的信息。
改进后的版本deNIS II作为一个信息和通信系统,其目标是在危机发生时支持联邦和州政府的决策者更好地与救援机构和队伍取得沟通。
与deNIS的第一个版本只是为使用者提供大量因特网地址链接不能,deNIS的第二个版本deNIS II整合了所有相关的数据设置,建立了统一的服务中心,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交互式态势图提供必需的空间信息。
与deNIS I是一个因特网的公共站点不同,deNIS II系统只对那些授权的用户群体开放,这是由存贮在这里的信息的机密性决定的。联邦机构、政府的内政部门、危机控制部门、非政府的援救机构和例如欧盟、NATO这样的国际机构都可以直接联入deNIS II。最重要的是,deNIS II将会互联接入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中去,它连接了两帮政府和各州的成员,他们将在发生巨大灾难时联合行动。
和许多不同的救援队和州政府的危机管理系统不同,deNIS II致力于支持特大危险和巨灾的管理和信息流的支持,机构间的沟通也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所以deNIS II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从现有的救援机构和州政府的信息系统角度来看,deNIS II并不意图成为一个竞争者,而今后整合了数据设置的deNIS II也不会提供类似于地方信息系统、救援队所提供的那些详细的信息。
deNIS II的数据和体系
就deNIS II存储的数据而言,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时间性区分出两组数据: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占据了大部分,是一次性输入服务器的信息,这些信息只是偶尔需要更新,例如医院的位置、机动车或者设备的技术参数、委员会或者救援组织的联系人以及所有可支持救援的潜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
除了静态数据,系统还有自动执行的动态数据。这一数据会按照一定时间更新。动态数据是局部数据,例如实时气象资料、放射性测量网络的读数、河流的流量以及所有消息源的预报。
所有以上提及的与deNIS II互联的机构都通过一个封闭的网络接入,这是特别网而非因特网。进入该系统都用现代的安全标准作为保护,例如身份认证和登记系统,用以防止非授权用户获取机密信息。DeNIS II的核心要素是交互式态势图,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部分。GIS作为一项用户服务技术建立起来的,所有现存的数据都存储在一个中心服务器中。这个中心服务器将来可以存储和显示非空间的数据,例如过去事件的文本主导的背景信息(例如危险物质的数据、田野考察报告、指导方针、建议、表格等),还有诸如能够显示建筑设施的地理位置的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也被存贮在中心服务器的地理数据库中。
若是发生市级危机时,用户可以获取所有相关的信息,包括潜在的支持资源和中心服务器的关键数据。当用户使用的是指定的用户服务器技术时,数据反馈就会显示在一个普通的浏览器中,而无需使用特殊的应用软件。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含有关地理的信息,也即空间数据,数据就会显示在一张相关地区的背景地图上,被请求的数据会清楚地标明在交互式态势图上。
除了用户服务技术、整合的拥有交互式态势图的地理信息系统之外,deNIS系统还拥有被称为开放式的系统架构,像数据协议和界面方面。最重要的一点,界面的应用对最新数据的更新和系统动态数据的自动生成至关重要,将新用户和新的数据设置接入系统在这一界面中是可能的。
deNIS II的功能
deNIS II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巨灾管理的相关信息都能在一个交互式态势图中用标记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除了所有地理信息系统普遍具备的放大、缩小、地图搜索功能、在观察区域显示相关地形信息的可能性(例如标注街道、森林、湖泊、高地)以及文本信息之外,系统还具备特别为危机管理服务的特殊功能。其中一个功能即是通过一个名为“传达”的按钮向一个或所有与系统相联的用户发送电子邮件信息。在发生紧急状况时这个功能非常有用,能够使用户即时交换信息。用任务日志的功能,用户能够做摘录。这些草案就会根据日期和时间自动存储起来,以标字或者长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如果要知道几个点之间的距离,“距离”按钮能够实现所有定位点之间的距离的测量。
这一系统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就是,所有与deNIS II相联的用户都能够在他们的态势图上看到事故或者灾难波及的影响范围,这些信息都透过散点分布图得到标示。
所有组织都向联邦办公室 “城市保护与危机反应”(BBK)的“共同报告与形势中心”(GMLZ)发出事故和灾难报告。共同报告与形势中心的任务就是精简联邦各州与机构的重复信息和管理。利用它先进的技术,共同报告与形势中心搜集整合所有关于危机的信息,生成并升级deNIS II中所谓“事件层”的信息,这样用户就始终能在他们的交互式态势图上获取最新的灾难情势图。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交互式地图上用标记的形式显示不同的地理信息,而在deNIS II中,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与健康资源相关的所有地理标志,包括高危险设施的位置。与这些特殊标志相关的信息也被存贮在数据库里,通过激活“信息”按钮、点击地图上的相关标示就可以显示这些信息。
为了获得所有显示标记的全貌,还可以激活当前地图的图例。在“层控制”窗口,用户能看到所有带有标题的标示。而且每一个标示和地理背景地图都以不同的饱和度显示,例如0%、25%、50%、75%、100%。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重叠的标示造成的信息遗失,保证标示能够以最佳的方式显示态势图上所有相关的元素。
用“天气”按钮系统能够将德国气象服务(DWD)的当前气象数据导入到态势图中。用户能够在不同的气象资料间选择,比如降雨、风向、温度和气压的数据。假设由于一个化工厂发生爆炸,散发出有毒的烟雾,显而易见,风向和其他气象数据等即时的信息将会对危机的处理起到关键性作用。
另外,deNIS II与德国航空宇宙中心(DLR)相联,这样发生灾难区域的即时的高空图片和卫星图就能整合到交互式态势图中。卫星图片与deNIS II系统中其他地理数据的整合十分重要,将来在应对洪灾中,这是一种能够快速获取受灾情影响区域全貌的方法。
将不同的危险登记机构的数据进一步整合的工作还在继续规划中。现在综合测量与信息系统(IMIS)的项目正处于准备过程中,它将联系联邦环境部门和自然保护与反应堆安全(BMU),用以测量环境中的放射能情况。另一个例子是与德国气象服务(DWD)的合作,DWD将会把他们雷达支持的雷暴诊断和雷暴预后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导入deNIS II。
综观整个系统,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将分散的信息汇集和巩固至一个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整合所有数据生成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交互式态势图,deNIS II成为重大危机管理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作者:Ingo B?umer 德国 民防与危机反应联邦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