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观察

  “看到总书记和汪洋书记跟网民互动交流,我也想和河源的网友交流,这对我这个市委书记是有帮助的”——去年6月22日晚,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试着在河源新闻网的跟帖栏中敲上“陈建华”三个字后留言道。8月8日,陈建华在河源市门户网站河源网对外开通了由网友“赠送”网名的“华哥信箱”,成为该市党政领导率先在网上公开开通网上邮箱第一人。12月1日,在他的倡议下,在整合该市原有的信访信箱的基础上,将“华哥信箱”更名开通为“公仆信箱”。“公仆信箱”成为网络问政在全省市一级的先试先行。“公仆信箱”自2008年12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依托现代网络技术,听民声、汇民智、办民事,在市一级运行取得了明显成效。

  昨日,该市在紫金县召开全市“公仆信箱”推广现场会——在2009年12月1日前,将“公仆信箱”网上信访系统延伸至县区直部门和乡镇,通过上千个系统子信箱,构建全市统一、流程完整、系统稳定、操作简单、数据安全的网上信访系统。同时,以“公仆信箱”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网上行政审批、党政内网、应急指挥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促进河源信息化建设。

  成效:贴近群众汇聚民智信件办结率达97.4%

  “公仆信箱”自开通以来,至今年10月15日止,共收到有效信件9126件,已办结8885件,占有效信件的97.4%。其中,申诉类3314件,占有效信件的36.3%;揭发控告类546件,占有效信件的6%;意见建议及其他4603件,占有效信件的50.4%。群众的来信集中在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社会治安、教育、环保、林业、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

  市委书记与150多名网友面对面交流,现场回答网友的问题,接受网友对党委政府提出的意见建议。对群众反映较为普遍的尖锐问题,相关领导不但亲自回复网友,还到现场了解情况,与群众商谈,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

  信箱连续收到多封反映市区自来水存在浑浊、水压不足等问题的信件,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通过“公仆信箱”,广大群众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直接、真实地反映各类社会民生问题、社会矛盾纠纷,使党委政府及时有效地掌握社情民意,促进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随着反映问题的逐步解决,群众对“公仆信箱”的信任度逐步提高,开始更多地关注河源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群众来信逐渐从反映个人问题向反映社会民生问题转变,由投诉向建议提议转变。如,如何用好省10亿元产业转移扶持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城市、保护生态环境、办好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弘扬地方特色文化、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等。

  推进:分三阶段进行将延伸至乡镇

  第一阶段:10月底前,紫金县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及乡镇正式开通使用“公仆信箱”;11月1日至5日,源城区党政班子成员、区直单位和镇场(街道)开通使用“公仆信箱”。

  第二阶段:11月6日至15日,东源县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和乡镇,和平县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和乡镇开通使用“公仆信箱”。

  第三阶段:11月16日至25日,龙川县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和乡镇,连平县党政班子成员、县直单位和乡镇开通使用“公仆信箱”。

  成立市“公仆信箱”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各县区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级信访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信箱管理,全力推进“公仆信箱”建设。乡镇一级“公仆信箱”设在乡镇(街道、场)综治维稳中心。

  各级宣传部门和应急机构要完善制度,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今后市新提拔的副县处级以上干部和各县区新提拔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必须通过计算机考试;把解决“公仆信箱”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副县处级、县区副科级后备干部锻炼和新提任信访督察专员锻炼的主要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