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收到喜讯:由他们承担的《湖北省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分级布置规范》已经终审通过。这是该中心为湖北省制订的一项地方标准。
承担如此众多、如此重要的任务,在该中心不是第一次。
此前,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代表湖北,接过第六届“NOC”全国总决赛会旗。该赛事由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北省政府共同举办。是面向在校中小学师生的一项普及“知识产权”、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发展, 展示师生信息技术实践成果的全国性评比活动。是我国教育系统一项规格高、规模大、具有国际影响的信息技术赛事。
此外,教育部委托的全国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平台的开发以及教育部部颁标准《教育政务信息公开目录编制规范》起草工作正着手进行。继成功开发国家汉办(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官方网站后,国家汉办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以及法语等8个小语种网站的开发工作也即将完成。教育部基础信息库的部分建设工作也正在筹备。
中心成立5年,从做具体教育网络业务到参与行业标准制订,一路走来,他们越战越勇、越战越强,成为一支有强大战斗力的团队。
高考分数免费查询——亿次点击量从容应对
6月25日,2007年湖北省普通高考分数揭晓,湖北教育信息网(e21网站)平稳度过查分高峰。查分当日,网站点击量再创新高,日最高点击量达到1.3465亿次,比去年的8743万次增长54%,首次实现了网站日点击量过亿的突破。
为保障今年考生查分的需要,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投巨资增购服务器设备,优化网络环境,扩大网络出口,提升网络支撑能力,并于6月18日顺利实现了www.e21.edu.cn域名向www.e21.cn域名的升级。确保了今年平稳度过查分高峰,得到了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它是一个方便广大考生和家长使用的快捷高效的免费查分平台。
它,还是一个被广大考生、家长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高考咨询、远程招生录取的工作平台。
近几年来,e21网站为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和高中招生“阳光工程”搭建了有效的网络平台,并为高校远程招生提供了网络技术服务。湖北省招办通过e21网站发布高校招生政策,进行招生信息公示,提供录取信息查询和开展“网上答疑”。2007年,考生通过高校招生“网上答疑”平台提交问题共计31万余条,省招办和高校累计回答问题15万多条,占当年全国答疑总数的70%。
如此方便的网络平台,要从当年一个梦说起。
“网上湖北教育”——新世纪的梦想
历史进入21世纪,信息化大潮激荡,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制高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背景下,谁最先抢占这个制高点,谁就牢牢掌握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
2000年初,大学校长路钢走马上任,成为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这位曾留学英国的专家型领导,以一个学者开阔的视野敏锐地意识到,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意味着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曾充满激情地说:“教育信息化,我们义无反顾,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国际化、数字化、终身化、均衡化是21世纪湖北教育追求的目标。”
上任伊始,路钢厅长就提出了湖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目标——打造“网上湖北教育”的战略构想:用8年左右的时间,利用湖北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构建满足学校教育和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要的虚拟教育系统——“网上湖北教育”。
这个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大力支持。2000年11月,湖北省教育厅决定筹建湖北教育信息网,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构建统一的物理网络(湖北教育主干网和校园网)和统一的网络信息平台(全省教育的门户网站)。随后,省教育厅湖北教育信息网筹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
省教育厅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路钢厅长任组长。同时明确了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决策”的领导体制,“统分结合、相互协作”的管理体制和“政府主导、机构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组建成立了专门进行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直属机构——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湖北教育信息网的建设和运营工作。
2001年4月,全省教育唯一的门户网站——湖北教育信息网(简称e21网站,网址为www.e21.cn)及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全面启动。7月,初步建成试开通运行。
湖北教育信息网——因梦想而诞生
为了实现“网上湖北教育”的新世纪梦想,人们开始了艰苦卓越的探索。
承担着实现这个美好梦想主要任务的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面临一场重大的历史性挑战,执掌中心帅印的何爱军和他的工作团队勇敢地迎接了这个挑战。
他们认真做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在认真分析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广泛借鉴兄弟省市的有关经验,并对我省情况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
此时,教育信息化可谓基础薄弱,百事待兴。他们从信息化政策、法规,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学起,广泛收集信息,请教专家,多方调查市场,研究兄弟网站;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会议尽量参加。
在深入分析形势、中心的职能和任务、全省各级教育技术机构队伍整体状况和未来几年发展趋势之后,纷繁复杂的头绪逐步变得明了,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的发展战略日益明晰:坚持体制创新、思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的同时,主动面向市场,发挥专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积极探索并逐步转变为既符合新形势要求和国际惯例又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事业单位,在大力推进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获得中心自身的大发展。他们确定了中心的发展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建设成为立足教育、全国知名、经济雄厚、机制良好、人才群集、特色鲜明、环境一流、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现代教育服务机构。发展的步骤为:一年练内功,两年打基础,三年能生存,四年大发展,五年争佳绩。
按照规划,省教育厅对全省教育信息化实行统一建设规划、统一域名和形象、统一物理网络、统一网站平台、统一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正是这“五个统一”的政策,奠定了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的基础条件。“e21”网站的含义为:“e”:湖北简称“鄂”的拼音;“教育”的英文“education”的首字母;“电子”的英文首字母;“21”:21世纪。“e21”合起来又是前进步伐口令“一、二、一”的谐音,其含义就是:快步前进的21世纪湖北的信息化教育——这就是湖北教育工作者的美好梦想,正在逐步成真。
建设与应用——梦想之旅
截止2006年底,全省17个市州全部建成教育网络中心,其中已有12个市州初步建成教育城域网,80%的县、市、区建成教育网络中心,全省中小学已建校园网校数近4000所。
e21网站通过五年来的不断建设和升级,在网站硬件和网络环境方面累计投入超过2000万元。2005年,按照电信级标准设计建设了近300平米的湖北教育信息网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机房),在电力、空调、布线等基础环境方面构建了良好的基础,并留有较大的扩展空间,足以满足网站在今后若干年的发展需要。同时,网站服务器规模达到100台,各类存储阵列等空间容量达到6TB,这些硬件设备有力地保障了e21网站近90个分网站和栏目的正常运行。
截止2006年来,全省100%独立建制的中小学配备了计算机,计算机总数为32.36万台,生机比25:1。全省全部本科院校、90%以上的专科院校建设了校园网。全省信息技术装备和教育网络建设整体水平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