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召开的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上了解到,今年,该市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继续聚焦“四最”唐山品牌,打造公平、透明、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着力拓展工作范围,加大改革力度,补齐短板弱项,力争在7个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加大减权放权力度,在同级化和属地化审批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在项目的立项、用地、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下放到区级的基础上,将规划许可、工程质量和安全备案等事项实施分类下放,力争3月底前通过委托和派驻等形式全部下放到位。
大力开展税费改革,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以大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税费、融资、物流等成本为目标,力争今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85亿元。严格执行国家减税政策,统筹推进增值税改革,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税率。
多措并举,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在“并联审批”的基础上,推行联合勘验、测绘、审图、市政公用等限时联合验收,统一竣工验收图纸和验收标准,统一出具验收意见。制定完善“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的“五个一”审批体系。6月底前基本建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数据平台,力争12月底前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
全面清理中介事项和红顶中介,在推行中介服务改革方面取得更大突破。4月底前,全市统一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制定目录清单和收费清单,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各部门设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部门间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一律取消。6月底,建立完善全市统一的网上“中介超市”,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实现网上展示、竞价、中标、评价,政府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开展的中介服务,必须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并实行全过程网上监控。
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在便民化和智慧审批方面取得更大突破。6月底前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打通申请、受理、审批等环节数据交换通道,实现政务数据实时更新共享。对审批事项统一编码,标准化表述名称、审批要件、办事流程、审批时限等,实现可追溯性管理。制定和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收费清单等15张以上综合管理和专项清单,形成“综合清单+专项清单”规范管理体系。
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在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开展“5311”企业开办提速专项行动,进一步简化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等环节,到年底,力争全市企业开办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其中企业登记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公章刻制时间不超过1个工作日、发票领取时间符合规定条件的不超过1个工作日。优化新办企业办税程序。年底前,新办纳税人首次申领增值税发票,符合规定条件的,办理时间压缩至1日办结。
探索便民利企新模式,在推进便民利企服务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在深化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代办服务、应急服务等人性化、便民化特色服务的基础上,推行弹性工作制,科学统筹人力资源,安排“政务服务午间岗”,实行政务服务AB岗工作制度,实现全天无间断服务。
附:国脉,是领先的大数据治理和数字政府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平台+数据+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数据基因和水巢DIPS两大系列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信息中心、大数据局、行政服务中心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在全国七大区域设立20余家分支机构、5大技术研发基地,服务客户2000余家,执行项目5000余个,连续多年开展中国政府网站、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营商环境等公益评估评选活动。被业界誉为中国信息化民间智库知名品牌、电子政务优选咨询机构,国内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创智慧城市、数据治理、互联网+政务评价体系,首推数据资产普查、全口径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元标准化、数源确认与供需对接、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营商通等产品,信息资源编目、公共数据普查等业务全国占有率和影响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数字政府周刊》、《数字政府白皮书2.0》、《第八届(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优秀实践案例评选研究报告》、《首届(2018)中国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可通过电子政务智库公众号及微店在线购买,欢迎订购。
微信扫一扫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