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市领导科学决策和机关行政办公需求,坚持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开发三者并重、协调发展,是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建设实践中,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按照《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的精神以及国办秘书局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的要求,从打牢政务信息化基础、找准需求开发应用、狠抓服务突出特色等多方面下功夫,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高起点、高质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作为政务信息化最重要的基础,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初步建成了千兆以太网为骨干的高速网络平台。该网络主干实现1000M交换,桌面提供100M交换,可满足视频、语音等多媒体应用的需要,为开发各项政务信息化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市政府领导及办公厅各业务处(室)的联网,并通过市政府办公资源网与全省各(市)州、全市各地各部门间实现了互联互通。

  2002年上半年,按照国办秘书局统一部署,成都市政府办公厅组织实施了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资源网高速平台建设,按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实现了成都市与国务院办公厅、国家部委、全国各省及副省级城市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平台的高速互联。

  在网络建设的同时,市政府办公厅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网络安全备份方案作了规划和论证,于2003年底完成了办公厅网络安全备份一期改造工程,初步建立起了基本防火墙、病毒防护、数据容灾备份体系,网络安全有了基本保证。

    立足实际、找准需求,稳步推进信息化应用

  根据办公厅工作职能的要求和国办秘书局的部署,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建立了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网站、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资源网网站,开发了市政府办公传输系统、公文处理系统、政务信息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室管理系统等多项应用系统。

  这些应用系统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市政府办公厅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办公经费。在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市政府办公厅始终坚持应用导向、务求实效的原则,较好地处理了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关系、建设与应用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建设时,首先根据需求规划应用,通过需求完善和建立整体软件系统,并根据软件的运行需求规划网络等硬件系统,以及相关的培训和信息资源开发,使之进入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良性发展运行模式。

  当初在规划建设电子公文系统时,通过充分的需求调研,市政府和开发公司共同合作,以国办电子公文技术标准为基础,联合开发了“成都市政府办公厅办公传输系统”,构建了全市政务系统网上公文无纸化传输平台,实现了电子公文、会议通知、领导批示、信息简报、值班报告等文件资料的数字化传输,为市政府公文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及远程审签奠定了基础。这样的建设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重建设轻应用、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发生,使有限的经费发挥了最佳的效益。

  目前,全市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及相关单位近140家单位实现了规范性公文、会议通知、信息简报的单轨制运行。自办公传输系统运行以来,市政府办公厅的印刷费用逐步降低,从2005年1月的每月4万多元,降低到目前每月仅1万元左右,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了办公经费。

  在推进传统政务流程向信息化应用转变上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充分安排做好技术培训,市长亲自带头,采取集中培训和分别指导以及其它多种形式进行培训。还举办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月活动”,营造了办公厅全员认识信息化、参与信息化、学习信息化、运用信息化的良好氛围。为了杜绝部分机构和人员因对信息化认识掌握不足而导致影响系统应用效果的现象,从2005年1月市政府办公厅办公传输系统开始推广、培训、建立运行环境、购置设备软件以及双轨制试运行。

  仅三个月以后,从4月1日起,市政府即与所有开展网上办公传输的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等150家用户之间正式开展网上单轨制传输交换电子公文,市政府办公厅不再下发纸质的规范性公文和接收下级单位上报的纸质请示性文件(密级公文除外),同时实现了网上各单位间的公文纸制交换,彻底取消了电子公文双轨制运行方式。从项目的规划设计水平、推进的力度和强大的执行力方面,体现了成都市政府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优势、体现了追求一流不懈努力的信心和决心,取得的成绩已进入了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先进行列。

  搞好网站互动服务,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在做好为市领导科学决策和机关行政办公信息化服务的同时,近几年来,成都市下大力气做好成都市门户网站——成都公众信息网的政府服务整合,通过信息整合、资源整合、应用整合,建立起了安居成都、创业成都、和谐成都、魅力成都和各种分类频道等服务栏目,建立了市长信箱、网上对话、蓉城论坛、网上投票、民意征集等互动栏目。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不断加强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质量的建设,成都公众信息网紧紧围绕“首页统领门户框架,四大板块功能分区,分类频道递进建设,着力打造和谐成都”这一主题,紧密结合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为重点,构架了成都公众信息网的整体内容框架,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网站群的概念,加强了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的协同,建立了基于成都市各部门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整合了包含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网站在内的政府网站群信息内容,充分发挥了成都公众信息网作为政府门户网站的效能,更好地服务公众,并逐步实现对政府网站的统一管理。

  例如,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参政议政的权利,调动市民参与性,成都公众信息网利用网络的优势,举办了多次网上投票活动。如“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评选活动、“成都市诚信医院评比”活动、“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成都地区候选人投票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成都公众信息网在市民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网站浏览量大增,市民的参与性有了显著的提升。民意征集栏目开办以来,相继举办了“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事项征集”、“促进城乡充分就业金点子征集”、“提案咋办理,我来出点子”、“向全市公开征集地方立法选题和地方立法建议”、“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一系列民意选集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为市政府收集民意、帮助决策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为了给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服务,进一步加大建议、提案办理的监督力度,提高建议提案的办结率、代表委员满意度和问题解决率,市政府办公厅还在成都公众信息网上建设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网上办理系统。代表委员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提交建议提案,市政府办公厅和政府各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完成建议提案的交办、办理、回复以及登记、统计等功能。不仅是在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提交建议提案,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提交有关建议,并且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办理情况,为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工作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

  下一阶段,成都市政府办公厅还将构建市政府综合数字化政务办公应用系统、实现国办下达的安全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等任务,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将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更多高效、便利的信息系统将投入使用,为打造成都市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