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跟进……
华南虎事件也许并未因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公开通报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属作假、周正龙被逮捕、相关公务人员受处理而终结。对“华南虎照”真相大白于天下起较大推动作用的网易新闻频道总监张锐6月29日晚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表示,他们将继续问责虎照背后真相。
网易冒险发布“华南虎照” 欲将该事件推入司法程序
“华南虎照”于2007年10月被陕西省林业厅公布后,即惹来网民和华南虎专家质疑。随后,网易派出专门人员赴陕西,欲接触当事人周正龙,取得虎照实物。网易新闻主编马红斌2007年11月9日,前往镇坪与周正龙商量购买全套71张相片。后因周开价60万,双方谈崩。
11月21日,老虎年画惊现后,马红斌再次到镇坪,周正龙主动将40张数码相片价格从40万元降到税后15万元。网易起草的协议书上标明,如果购买后发现照片中所拍华南虎有假,周正龙要退还15万元,并加付15%赔偿金。马红斌说,周正龙一方执意要删除该内容,或加上照片真假的鉴定机构以陕西省林业厅的说法为准,双方再次陷入僵局。
马红斌称,此后周正龙又给出了自己起草的协议,要求网易必须当场验证40张照片,此后他不负任何责任。网易拒绝后,第二次谈判失败。此后,周正龙承认曾与网易商议过图片买卖,但否认起草过那份协议。
11月25日,网易独家曝光全套“华南虎”数码照片,将该事件最核心的证物呈现在公众面前。对于照片的来历,张锐告诉记者,是当地的一位知情者提供,包括网易之后公布在网上的华南虎调查队受贿账本均是从此人处得到。但目前未经那位知情人同意,张锐抱歉道,不方便透露该人情况,只告诉记者,此人是整个华南虎事件链条上一个重要人物。
虽然“华南虎照”当时被网友及专家质疑,但也只是猜测,网易把“属于”周正龙的虎照公布于众,确属冒险之举。“当时只想求得实证,将该事件推入司法程序。”张锐感叹。
如果权威鉴定周老虎为真 网易称将接受真理
记者得知,从网易接触“华南虎照”开始,至今投入了不少成本。“我们有一个小团队9个月来一直跟进这件事,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成本。至于钱的投入,就不算什么了。”张锐说。
大成本的投入,加上最初虎照真假的不确定,后来冒出周正龙诉网易侵犯其版权……这一系列的因素相加,无不让人为网易捏一把汗——如果今天的结果是周老虎为真,网易将作何打算?
“当时派员工去陕西,我就嘱咐,大家首先要怀着空杯心态,我们是去求证的,去接触核心的证人、证据。拿到照片,我们请六方专家鉴定后,显示虎照属作假,心里就比较有底了”,张锐谈到,“如果今天公布结果为周老虎是真的,那我们还是会继续追问,调查结果是什么?假如调查结果比我们的结果更科学,我们接受。因为接受真理和事实是一个媒体应该去做的事。”
伪虎照背后是否还有真相 网易将继续问责
6月29日,虎照被通报为伪造,网易不仅没有侵权,同时还大出风头。但当《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略显兴奋地问及张锐对陕西省政府29日通报的虎照结果的感受时,他的反应却让记者有点意外。
“我们还将继续追问。”张锐表示。“就我个人来讲,对目前的结果并不满意。首先时间拖得太长,最重要的是,华南虎事件本身并未水落石出。我们有相当大的把握,这是个团队作案。但目前却是周正龙一人去承担,这不公平。”张锐说。“对于今天公布虎照为伪造,我们并不意外,因为,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比公布的多得多。”张锐透露。
我们将不停地追问那些含而不清的事实,久拖未决的原因,继续做吧,张锐感叹。此时是6月29日23点17分,接受记者采访的张锐刚刚走出抵达广州机场航班的舱门。
他说,他是专门从京返粤的。他们要接着做华南虎事件专题,他表示,现在应该是进入问责阶段了。系统方案和相关深度跟进将在近两天推出。
事件回放……
“华南虎”惊现 网民质疑其真伪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的质疑,并引发全国性关注。
10月15日,网友称虎照原型系年画,并将年画传到网上。紧接着,四川、广东等地相继发现相同年画。与此同时,年画生产商展示了2002年制作的存档底版图。
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植物分类学创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著名博客人傅德志,称自己以一个从事植物研究20余年的权威科学家的身份,“敢以脑袋担保”照片有假。
11月25日,网易独家曝光全套“华南虎”数码照片,将该事件最核心的证物呈现在公众面前。周正龙表示要起诉“私自发布虎照”。而此时,百度、天涯、华商网上热议“华南虎照”真伪的论坛早已开设。
相关管理部门 “波折”九个月的真伪徘徊
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通报了“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周老虎属伪造,涉嫌诈骗犯罪,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13名相关责任人受到处理,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孙承骞被免职,陕西省林业厅信息宣传中心主任关克被撤职。自2007年10月12日虎照公布惹得质疑到虎照鉴定为伪照,经历了长达近9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与此相关的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林业厅也没少为虎照“真伪”徘徊——
10月25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表示:“照片真假需要照片方面的权威来认定。当地有没有老虎?到底该不该建自然保护区?这是国家林业局该管的事。政府不能越位。”
在众多专家、网友的质疑及部分法律学者的积极作为中,11月21日,陕西省林业厅首次回应年画老虎,建议通过刑事调查等渠道解决年画老虎与周正龙拍摄的照片之间引发的争议。
12月3日,网易公布来自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结果认为虎照为假。同日,陕西省林业厅发表声明,未就照片鉴定做出回应。
12月4日,国家林业局称,华南虎照片中的老虎是真是假,是否是活体,都难以评估该地区野生华南虎的生存状况;国家林业局不会“越位”鉴定华南虎照片的真伪。
12月19日,在国家林业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卓榕生表示,国家林业局已要求陕西省林业厅委托国家专业鉴定机构对周正龙所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等原始材料依法进行鉴定,并如实公布鉴定结果。
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致歉信说,“在缺乏实体证据的情况下,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反映出我厅存在着工作作风漂浮、工作纪律涣散等问题。”并称,“关于华南虎照片的委托鉴定问题,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的要求,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将继续予以推进,一有结果我们接受国家专业鉴定机构的鉴定结论,并如实向社会公布。”当天另有消息称,国家林业局某官员私下透露,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朱巨龙已在2月3日被停职。
……
6月24日,陕西省林业厅一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周正龙已于两周前因“私藏违禁物品”被陕西警方带走。知情人声称,周已经向警方坦白了作假的过程,该虎照的原型确实只是一张老虎图片。
一位执著的法律学者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华南虎真伪争辩中,曾有好几位法律从业人员或学者质疑虎照,并拿起了法律武器。其中,曾打过多个公益官司的青年法律学者郝劲松是很执著的一位。
11月8日,郝劲松在向国家林业局发出行政复议中申请,要求国家林业局对陕西省林业厅的失职行为以及周正龙的造假欺骗行为进行查处,并要求国家林业局必须委托专业机构对照片一一鉴定。
12月10日,围绕“华南虎照片”事件,郝劲松向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递交诉状,状告国家林业局。郝劲松在诉状中请求法院撤销国家林业局此前对他作出的行政复议不予受理的决定书,并请求法院判令国家林业局受理其提出的复议申请。
12月24日,郝劲松正式向北京市高院提起诉状,请求指定北京市二中院受理诉国家林业局一案。
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5月12日,郝劲松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向国家林业局递交申请,要求公开“华南虎照”信息。
6月17日,国家林业局针对郝劲松要求公开关于华南虎照片信息的申请进行了答复,称“陕西镇坪华南虎照片等原始材料委托国家专业机构进行鉴定”,但对于二次鉴定何时结束并未答复。
6月23日,郝劲松到西安市莲湖区法院起诉陕西省林业厅,要求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相关信息。
6月24日,周正龙被警方带走信息传出;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正式通报周老虎系伪造。
深度分析……
腾讯新闻频道主编赵国臣——网媒有更大空间让网友观点逼近事实本质
网络媒体有三方稿源的约定。就是说,一件事情发生了,特别是重大事件,我们会通过三个不同的网站核实后才最终发稿,然后给网友进行重点推荐。
像华南虎事件,当时我们是首看新华社稿件后,经过其他两家网站核实后发的消息。但后来,网络上出现很多虎照为假的消息。对此,我们也及时发布给了网友,但我们的操作方式是,告诉网友,这是来自什么地方的消息或质疑。这样,可以让更多网友在看新闻时,有自己的判断。立场是网友自己的,我们的功能是把各方不同的观点展示出去。
因为,网络本身是个多元化的平台,作为网络媒体,我们本身是不愿增加过多的主观意识。我们把多家的言论放到一起,然后让网友自己对比甄别。因为很多事情,把多家之言摆在这个平台后,网友会一目了然,有自己的判断。传统媒体有原创性的东西,我们只能通过陈述各种事实,然后配合相关调查,给网友自己判断的空间。毕竟,很多事物的客观真相是在多种观点的碰击下,才接近事实本质的。
博联社总裁马晓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压倒周老虎的最后一根稻草
华南虎事件再次展示了网络的伟大,他为虎照真伪提供了有力证据。同时,由网络及网民发出的巨大声音,迫使相关部门对虎照真伪引起重视。
另一个重要方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及时实施,也对此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前,虎照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连美国科学杂志都对此投入了不少的关注。但这件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相应的法律支撑,公民以及舆论无法可依。甚至有段时间,大家都疲劳绝望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后,顷刻,众多打虎派有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像郝劲松这样的热心法律学者都可以依据法律法规,公开要求国家林业局、陕西省林业厅公开给虎照一个说法。这种情况下,法律是回避不了的,如果谁逾期不给出解释,那么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到法庭起诉。这反应出法律法规保障的重要性。
这件事也反应出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虽然法律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能及时出台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法律法规,也能为社会的进步奠定一个新的台阶。
这件事还反应出,政府尊重公民知情权,保障了透明行政、政府廉洁,维护了政府公信力。可以说,这个条例的及时实施,是高明的举措,也可以说是压倒周老虎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虎照事件是社会舆论监督权新的行使
虎照事件是典型的通过舆论监督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然后司法部门介入,通过法制的办法最后立案也好,采取司法行动也好的例子,可以说是舆论监督权的一个新的行使。尽管这个过程慢了些,也许让网民们不太满意,但从去年十月到现在,能有这样的结局,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毕竟这件事本身不是威胁到人民安全、财产重大损失的事。目前这样的决定,可以反应出中央高层重视网络舆论、民间舆论的影响力,这是很好的一个发展,也是件令人兴奋的事。
目前这个阶段,我认为媒体们不要过分把眼光盯在周正龙身上,公布鉴定结果,并不是要对周正龙个人进行多么大的惩罚,而是反应出要尊重民意。同时,我们也要反思和适度追究,这件事背后除了周正龙造假及相关公务人员失职外,是否还有集体作假、沽名钓誉或者利用该事件发展当地旅游业等情况。
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新媒体是新的社会形态构建的重要因素
因为网络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一个新的舆论场。这个场地,聚集了政府、媒体、受众、当事者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互联网出现前,政府的信息发布也好,媒体的报道也好,都是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但网络出现后,由于每个人都可能在这里作为信息发布者、信息消费者,因此,一种扁平的舆论空间就出现了,场地就形成了。这对我们现有的信息状态是一种新的挑战。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除了需要一种常规的机制处理信息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受众、环境等多方面的人们的感受。从媒体来说,以前是从一点到多点,可以占据舆论的制高点,但是现在媒体同样放在这样一个场地里面,他就不仅仅是信息发布的一员,他也是信息被观测的对象。对于当事者来说,这样一种放大效果,聚集效果,使所有的信息都在一个特别的空间里面。
但是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环境,他构建了我们今天这样新的空间,这种空间既是理论空间,也是思维空间。他反应出的新的社会形态,我们通常说,新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使我们无时无处可以传播信息,享受信息。这些要素加起来以后,对我们来说,需要去思考的,是这种元素构成的这样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华南虎照的出现,不仅仅是媒体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诚信的问题和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我觉得从新媒体角度来思考华南虎这件事,可以反应出,一种新的舆论场的出现,实际上建构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里面,每一个部分,每一种元素,都赋予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