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召开“电子商务”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孙尧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实录如下:
姚坚: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今天我和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孙尧,围绕电子商务的主题向大家重点介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情况、商务部和北京市在电子商务领域开展的重点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情况。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成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新渠道、消费者便利消费的新选择、政府部门拉动内需、发展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新抓手。2012年,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推动下,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8万亿元,达到80163亿元,同比增长31.7%;其中,网络零售额超过1.3万亿元,同比增长67.5%,相当于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到2012年底,我国连锁百强流通企业中已有62家开展网络零售业务。今年上半年,在我国零售业增长放缓的形势下,网络零售一枝独秀。据有关机构统计,上半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总额超过88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
电子商务的巨大应用空间也带动了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快速成长。2012年电子商务服务行业总营收超过2000亿元,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和促进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电子商务打破时空限制和区域壁垒,集成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拓展了流通渠道、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了流通成本,促进了统一、规范、诚信的大流通、大市场的形成。
二、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网络购物大面积普及,销售规模增长迅猛。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3 110亿元,增速约为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14.3%)的4.7倍,较2007年网络零售总额561亿元增长了20多倍。我国在世界电子商务领域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传统商业企业应对网络市场冲击,加大了电子商务转型力度。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商业企业影响显著,在苏宁易购、国美商城等零售模式转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传统商业企业涌入电子商务领域。
三是电子商务服务业初具规模,电子商务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以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为龙头,物流配送、支付、安全和信用认证、软件开发等电子商务服务已经形成规模。电子商务服务业正在创新商业模式、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电子商务整体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是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发展热点。跨境电子商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平台、物流、支付结算、海关商检等环节提出新的需求,并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模式创新成为跨境电子商务新的增长点。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我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2012年我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2万亿元。
五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推动电子商务跃上新的台阶。云计算已经成为发展电子商务所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同时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细化营销,挖掘新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另外,移动电子商务也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竞争的新热点,基于智能终端的APP应用已经是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
六是政府引导的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商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确定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商务部确定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在营造发展环境、推动创新应用、引导企业集聚、促进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