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分析师作为一门新兴职业,正式被人社部纳入职业培训序列。今后,这门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将有官方证书,“持证上岗”。对于网络舆情分析是的工作职责,“主要替领导看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说。(新京报,9月5日)
网络在反映民意、发挥舆论监督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反腐以其公开、透明、快捷、高效、隐蔽、成本低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制度反腐形势的漏洞,成为当前政府反腐败工作的有力助手。然而,由于网络言论环境的开放性和发言者的隐蔽性,网络也成了谣言肆意滋生的“沃土”。
近年来,由于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的网络舆论热点催生了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一新兴职业,他们活跃在许多党政机关、企业以及专业学术机构中,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热门话题如数家珍,他们能够迅速把握热点,准确分析舆情,预测舆情走势,有效化解危机、打击网络谣言。随着中央打击网络谣言力度的加大,秦火火、立二拆四、周禄宝、傅学胜、薛蛮子等多位大V因发布谣言、虚假信息、敲诈、嫖娼而相继落网,这与网络舆情分析师的不懈努力定然是分布开的。
然而,随着网络舆情分析师这门新兴职业正式被人社部纳入职业培训序列。网络舆论分析师将成为各级党政机关领导的专业“网络监管员”,替谁看网、为谁说话的问题将直接决定网络舆论分析师的社会功效和存在的意义。
如果他们以监督报告网络谣言、引导积极正面的网络风气为目的,那么他们将是捍卫网络秩序、保障言论自由的正义之师。但是如果他们被地方领导左右,单纯以维护地方、领导利益为重,他们无疑将成为制造“官谣”的新一批专业能手,沦落为不法官员自保的“助手”,甚至会站在网络举报反腐的对立面,沦为网络反腐的“挡箭牌”。
网络舆论分析师这门职业成立的初衷当然是好的,对于捍卫网络秩序、规范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这股力量不加以正确的利用,结果将适得其反。
以笔者愚见,要保证网络分析师这股力量不“变质”,将网络舆情分析师定位于“独立的第三方”的位置至关重要。要对各级党政机关的网络分析师进行统一的管理、培训和监督,使其树立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将维护网络正常秩序作为工作的唯一职责和目标。这样才能避免其沦为部分不法官员的傀儡,成为腐化堕落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