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三项建设”工作中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2013年,山东省金乡县检察院突出抓好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切实提高了检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金乡县检察院检察信息化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扎实建好“一个平台”

  加大投入力度,深入调研论证,充分考虑今后5年的发展需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投入400余万元,规划建设好新的办公和办案用房的信息化平台。

  做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六类系统对办公大楼进行综合布线,支持千兆以太网标准,为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信息的传输提供了高速通道,实现了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检察工作网络环境。机房装修兼顾实用性和展示行,充分考虑了接地、防雷、防火、防尘、防静电等要求,通过安装防静电地板、分类标签和机房专用机柜等,使机房内走线、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大大提高了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做好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建成了与检察院三级专网相连接,集音视频采集、录像监控、案件办理、监控指挥、录像检索、案卷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办案工作区电子审讯系统,对办公大楼的重要区域和取证活动实行全方位动态监控,确保了办案安全,提高了侦查效率和指挥决策水平。创建个人“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干警提供了极度可靠、超大容量的电子“云”盘,有效避免了因硬盘毁损、系统崩溃、意外断电等原因引起的重要文件丢失。在驻开发区检察室建立视频接访室,与本院控申部门视频互连互通,畅通了信访渠道,丰富了接访手段,降低了诉求成本,为群众提供了反映问题的便捷通道,减少了越级访,有助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日常管理信息化建设。把就餐、考勤、门禁、停车场等管理工作纳入智能一卡通系统,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助化。引进信息引导发布系统,在办公楼入口大厅和群众接访大厅安装了2台一体化多媒体触摸屏查询机,方便公众查询法律法规和各部门职能。完善了办公楼的安保系统,以监控机房作为智能化总控制中心,在电梯、地下室和地上共装摄像机47台,且全部接入总监控室,进行统一管理、控制,有效提高了办公大楼的安保能力。

  做好网上交流社区建设。在检察内网网站建成了以阳光海岸论坛、碧海银沙博客、RTX即时通讯工具等三位一体的检察干警网上交流社区。阳光海岸现有会员2万余人,版块34个,其中司考交流、检察业务、音乐之声等版块尤其受到会员的欢迎和喜爱,已成为集工作、学习、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干警网上文化家园精品。

  强化领导,完善举措,努力做好“四个提升”

  强化领导,提升推动力。统一认识,高点站位,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以检察长任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定期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谋划、部署和总结。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大、目标要求高、时间任务重等困难,不等不靠,积极向县委、人大、政府反映信息化建设情况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多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将信息建设专项工作纳入财政预算,拓宽信息化建设资金渠道来源,确保信息化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注重安全,提升防护力。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意识,制定保密制度,规范涉密文件或材料的上网审查程序,严格把好上网关,切实做到涉密文件、信息不上网;加强主动防泄密措施,将涉密计算机与互联网实行物理隔离,严禁用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严格规范保密介质的使用和管理,建立有序领用、保管、归档、销毁制度,做到谁领用、谁保管、谁负责;加紧实施涉密信息分级保护建设项目,通过屏蔽机房、门禁系统、漏洞扫描系统、防火墙、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分级保护系统,建设成全方位的保护体系。

  加强培训,提升战斗力。在信息化应用的基础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需求培训,针对每年的培训工作向全体检察人员征求意见,根据干警在平时的信息化应用中碰到的疑难和问题,确定贴近实际应用的培训内容。如通过收集整理发现许多检察干警不会处理、发布工作中拍摄的宣传图片,提出培训的要求。根据这一需求,举办了“图片处理专题讲座”,对拍摄的宣传图片如何裁切、缩小等常用的图片处理技巧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受到全体干警的一致好评。

  强化考核,提升应用力。制定出台了信息化建设达标考核方案,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考核力度,定期开展检察人员信息化应用能力比武和达标测试。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开展情况列为重点考核内容,对不负责任、完不成任务的,取消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年终评先树优的资格。

  据了解,金乡县检察院还将2013年确定为信息化建设应用普及年,以应用为根本,全面深入推进信息化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干警信息化应用能力,切实推动检察管理创新,促进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和保障现代化,为全院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