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牵手工程顺德站在北滘正式启动,顺德同步启动“两化融合牵手镇街行活动”。活动将通过专家把脉、企业现场体验的方式,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提高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顺德一直按照“政策引导、市场推动、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的原则,从财政扶持、政策实施、平台建设等方面积极构建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的政策体系,并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助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岑树德说,此次举办两化融合牵手镇街行活动,旨在通过政府搭台、整合资源、开放协同、共同推进的新模式,一方面引导企业家加强学习、积极思考,积极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促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另一方面,从广度和深度上更全面更深入地服务在各镇街的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引领企业转型。
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化手段成转型新瓶颈
据介绍,近年来,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信贷紧缩、欧债危机等原因制约着企业发展之外,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手段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也是其中一个制约因素。
对此,顺德区按照“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战略举措,以推进国家级“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为契机,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我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助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首先是引导传统企业向产品高端智能化发展,成功挖掘并培育出利迅达工业机器人、嘉腾电子搬运机器人等具有闪光亮点的“智能装备”生产企业,伊之密高效智能压铸岛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专项支持,同时推动一批骨干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始涌现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
统计显示,顺德区利用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对32个优秀项目给予资金扶持,拉动社会信息化投入1.2亿元。广东锻压机床厂的“机器人自动焊接系统”、新宝电器的“模具产业智能化系统”、爱斯达服装的“RFID智能化服装生产管理项目”成为顺德传统优势制造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数字化的典型代表。
“我们还推广应用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区信息化。”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局还组建顺德区智能制造专家辅导团,每年对10家示范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路径”巡回专题评估和辅导,为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提供路径指引。
整合资源让传统企业与信息服务业无缝对接
在经济形势快速变化中,企业面临着许多共性的问题,如何加强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发挥服务企业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据了解,目前顺德中小企业信息化具体需求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二是借助新型沟通方式拓展市场营销渠道。为更好向企业提供信息化相关服务,顺德又再启动“两化融合牵手镇街行活动”,通过组织区内优秀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面向传统企业开展合作对接活动,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双提升。
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本次两化融合镇街行活动之所以积极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与传统产业携手共进,是希望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效果。传统企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通过活动,传统企业进一步开拓视野,深入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产品档次、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优化管理和运营,并寻求新的经营模式,更好地把握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形式,而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则可以开拓更大的市场。
考虑到企业在信息化席卷的时代,很难单凭一己之力或自身市场手段去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德区发挥政府资源整合、导向、服务的功能,通过搭建平台,将信息化的前瞻性经验深入到全区各镇街,以专家主题报告、信息化体验等多种交流方式,让企业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才能真正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活动还将邀请政府官员或专家做企业扶持政策宣讲、形势分析和指导、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经验分享讲座。
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把“两化融合牵手镇街行”活动打造成贴近企业的品牌活动,打造成全区信息化和工业化企业的最佳沟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