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静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这是胡锦涛第一次专门就媒体问题发表讲话,其精神与十七大报告一脉相承,既有中国官方对待媒体的传统观点,也有大量主张开放的元素。
展江认为,讲话“开放”最明显之处,就是提及“(媒体)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现在(导向)和表达民意的地位平等了”。
胡锦涛在讲话中专门提到媒体应当“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展江认为,这样的表述加之前日胡锦涛与网民在线交流的行动,“实际上肯定了网络民意的合法性”,因为“现在的公众情绪在网络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胡锦涛用‘疏导’这样的词语,说明有一个充分尊重的前提。”
据《人民日报》报道胡锦涛把互联网形容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展江还向本报指出,讲话中还有“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和“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等表述,表明网络力量已彻底纳入官方视野。
在展江看来,讲话中关于地震报道的一段总结最有新意。胡锦涛称中国政府因及时发布信息“得到国际社会好评”并且“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展江说,这是高层少有的表现出关注国际评价,其原因可能是政府意识到“只要坚持公开透明的态度就能获得理解认可,因此要求将之“固定为制度”。
网络调查 两成被访者想和总书记谈“住房”
本报讯 (记者 吴昊亮)总书记和网友在线交流,广大网友怎么看?昨日,本报联合新浪网进行了在线调查,截至今日零时,有2184人次参加调查。其中逾6成网友认为,“总书记上网,将明显推动官员们上网直面网民”。
大约有20%的网民认为,官员直面网民的发展程度,受“官员年轻化、高学历化”,将需要一个过程。
绝大部分网民还认为,在线交流的模式能有效增加沟通,传达社情民意。
网调询问“如果你和总书记在线交流,在民生方面,你最想谈哪类问题”。有23.06%的网友选择了“住房问题”,居各类民生选项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是“物价问题”,选择人数占到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