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岳阳市华容县,老百姓经常可以去参加县领导的座谈会,为华容的发展建言献策;在网络上,华容网友发帖就能得到重视和处理,上网比上访更有效……
这一切,源于华容县重视“网络问政”。近年来,岳阳市华容县在察民意、解民忧、问民计和应对网络舆情上不仅取得了经验和成绩,更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让权力公开透明在网络上。
定制度、出举措:让百姓问了有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08年,华容县开始在网络舆情上发力。两办和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县政府门户网站及其它网络舆论回复处理的相关规定》、《关于加强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意见》、《关于新闻宣传管理的规定》等文件。
文件要求各单位部门坚持“群众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和按照“急事快办,特事先办,易事即办”的原则,及时有效地办理网络信件。依照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职责范围,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处理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为了让网络问政落到实处,真正处理好网络舆情,华容县将网络舆情办理工作分为收件、登记、处理、回复、存档五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处理舆情的职责。
对涉及部门单位的一般性舆情采取发《舆情处理函》进行督办处理,对重要舆情定期编辑《网络舆情》和不定期呈送《舆情专报》供县领导决策。
华容县还要求,涉事单位的回复内容必须真实具体,能切实说明和解决信件中所涉及的问题。
主要领导时常批示网帖
“网络是我了解基层、了解民情的重要通道。”2008年3月,时任华容县县长的汪涛在红网华容网友座谈会上,要求与会的网友“不讲假话,不讲套话,不要昧着良心说话。”
“对网友在红网上反映的问题,请宣传部门对相关单位下达督办函,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回复,应引起各单位重视并切实解决问题”、“请县政府督查室就有关具体的民生问题,督查相关部门予以落实或回应”……在网络上,网友经常可以见到县委书记汪涛、县长喻文等主要领导对网帖的批示。
一位网友发帖反映“饱受污染的护城港,留给我们苦涩的记忆”。很快,这位网民得到了一个叫“华网中心”的ID回复:“论证研究后,将启动全面整治”。网民反映强烈的护城港污染问题通过调研,提交县委常委会议集体决策,投入资金1.6亿元对护城港进行科学整治。
“华网中心”的全称是华容互联网信息宣传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华容县的“网事”,在红网《百姓呼声》、《问政湖南》等栏目,“华网中心”是个不折不扣的“名人”。主任黄虎戏称自己的工作就是服务网友的“服务员”。
“如何让网友反映的问题得到重视、处理,让问题得到满意、合理的解决和答复,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现在,在红网等网站上,“华网中心”每天都在回复网友。
有时,网友一个帖子刚发出来,就有网友在跟帖问“华网中心怎么还不来回复”。在黄虎看来,这既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网友对‘华网中心’产生了依赖,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他们信任我们。”
让权力公开透明在网络上
通过网络舆情来重视、处理、解决好百姓的诉求,这已经成为华容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一部分。
网络是便捷、公开的,是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华容县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上形成了共识:“网络问政”让党委政府接受社会监督,不仅可以增强公众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民主化,这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很有效。
重视网络,不仅让华容县委政府收集了民意,舒缓了社会矛盾,畅通了民意表达,更重要的是解决好了百姓的诉求。2008年以来,华容县收集、受理、解决网民诉求上千条,办理满意率达98%以上。
“网络问政”让华容县改善了党群、干群的关系,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现在,上访不如上网,网络已成为华容百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寻求帮助的主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