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而各级领导干部在执政理政中如何对待和运用网络媒体也成为了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十八大代表、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罗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网络问政现在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网络理政’,起到打理政务的作用。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通畅地沟通民众和政府的渠道。”
不仅如此,笔者注意到,早在党十八大召开前夕,人民网就专门推出了人民微博十八大专题,邀请多位十八大代表与网民在线交流;新华网更是打造了“代表微博群”,为125位代表开通了微博,让微博成为代表与网民即时沟通交流的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说明网络不仅成为了民众关心时政、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成为了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获取信息的必要方式和渠道。然而,笔者也发现,时下一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由于长期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对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缺乏与网络、微博等各类新兴媒体打交道的素质和能力。面对网络的质询,往往惊慌失措,甚至束手无策。罗强代表的一番推进“网络理政”的言论,恰好为这些领导干部提了个醒。
笔者以为,领导干部懂不懂网、上不上网、用不用网,是具不具有现代意识、能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体现。而对待网络舆论的态度和做法,既能反映领导干部的执政胸怀和气度,更能检验领导干部的理政经验和智慧。笔者深信,一名成熟的领导干部,应该把网络当成一扇窗户、一面镜子、一座桥梁和一个杠杆,能以积极理性的心态对待各种网络言论,自觉做到在赞许面前不昏头,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在质疑面前不遮掩,在指责面前不冲动,从而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沿阵地和了解推动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平台。
综上所言,笔者以为,网络理政实际上是民主的体现,它既能让公众有序地参与决策,又能有效地疏导网民的情绪。当然,针对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问题,各级领导干部也切不可不管不问或自乱阵脚,唯有心平气和的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特别是利用主流媒体加强引导,及时回应,澄清实事,防止恶炒,方能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亲和力,让“网络理政”深入人心、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