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上半年要向县区下放22项审批权限、建立“3341”项目工程等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乡镇街道12月底前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按要求公开公务接待费用等、7月底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3月28日,全市效能风暴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确定了今年效能风暴行动的重点。

  向县区下放22项审批权

  今年,兰州市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按照国务院及省上第九批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6月底前完成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取消和调整工作。上半年向县区下放22项审批权限,下半年再下放一批。

  要深入开展投资、社会事业、非行政许可审批等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借鉴行政审批改革先进省市做法,市级9月底前提出清理纠正的具体方案,10月底前清理纠正到位;各县区要在12月底前对照完成相应工作,并对本县区的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非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公示,并公开办理程序。此外,要深入推进并联审批,实行“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审批方式。要建立“3341”项目工程、兰州新区建设等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全程代办、跟踪服务。

  同时,要加强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对去年取消和调整的171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开展专项督查,着力解决程序不规范、决策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建立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方面,兰州市重点要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构。按照“一委一局一中心”的模式,4月底前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编制和职能配置,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

  今年11月底前建成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分散在相关部门的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全部纳入中心公开公正进行交易。推行“五统一”的运行机制,即“统一进场标准、统一信息公开、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专家资源、统一监督管理”。11月底前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信息发布、任务执行、统计分析、交易过程监控的电子化、信息化。还要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市场主体诚信标准、评价办法,建立全市共享的信用档案;加强对评估机构、评审专家和代理机构的信用监管,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另外,要集中开展市场中介组织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利用市场中介组织进行权力寻租的腐败行为,严厉打击市场中介组织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和严重经济犯罪行为。

  公开部门单位“三公”经费

  在推进政务服务运行模式改革方面,兰州市将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尤其要充实政府门户网站应用,完善政务公开系统功能,及时公布重大突发性事件,按要求公开部门单位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以及公务接待费用;进一步规范公用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

  要按照“一级地方政府一个窗口对外”的要求,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等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密切相关的行政管理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公开规范办理。县区10月底前全部建成政务服务中心,乡镇(街道)12月底前全部建成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也要积极探索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12月底前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协同办公。要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创新基层便民服务方式,在代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方便基层办事群众。

  取消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

  兰州市还将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继续优化部门及其内设机构职能配置,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实现部门进驻、项目入驻、审批授权、按时办结、现场办结五个100%。具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部门及其二级单位,办公地点分散、政务网络未联通的,5月底前,进一步理顺内部职能,整合审批机构的办公地点,进一步解决职责交叉、多头受理和重复审批问题。强化对各部门集中到位、授权到位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要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现有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排查,7月底前再取消一批收费项目,并向社会公布。保留的收费项目原则上按最低限收取,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和自设收费项目的,严肃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严肃查处粗暴执法的行为

  兰州市要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完善行政执法权力运行流程并绘制流程图,9月底前公开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要加强基层行政执法监督,坚决取消越权创设的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措施,集中整治基层行政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征地征收、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等方面粗暴执法、滥施行政处罚、滥用强制措施等执法违法和执法侵权行为,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实行效能问责“亮剑”行动

  兰州要全面整合各地各部门的便民服务热线,完善“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机制,建立集政策咨询、服务指南、业务办理、举报投诉、收集意见建议为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实行“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统一协调、各方联动、限时办理”,为公众提供全范围全天候服务。

  要通过视频监察、综合监察、审批事项监察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违反行政效能的问题,对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审批效率低下、评价满意率不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进行全程监控和跟踪监督,建立月通报制度。

  今年,兰州市要坚决整治庸懒散慢混等问题,重点治理效率不高、纪律松弛、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坚决打破“潜规则”,克服“中梗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和不作为、乱作为和慢作为行为,对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破坏发展环境、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并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具体办事人员的责任,典型案例要公开曝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