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转变机关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却非常有限,我国各级政府还是习惯于以行政首长的个人决策为主的决策方式。借鉴发达国家CIO制度(首席信息官制度),充分认识信息化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面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对提高各级政府决策水平的重要作用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发达国家重视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其重要表现就是创立了CIO制度(首席信息官制度)。多年的实践表明,该制度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CIO制度是在政府的每一个机构中设立一名主管信息资源的高级官员,全面负责本部门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并直接参与最高决策管理。例如,美国政府设立信息部长一职,并在政府各部门中设立CIO职位,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得以开展。CIO的主要职能是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参与高层决策,为领导提供政策建议和支持。

  CIO制度在实践当中给政府决策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决策失误率。CIO制度建立后,政府和民众能够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政府摆脱了“拥有太多的错误信息,太少的正确信息”的苦恼,政府决策失误率降低,民众满意度提高,政府变得更有回应力、更有效率、更有责任。 二是巩固了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提高了决策的效率。CIO制度建立后,信息部门既独立于其他部门又依赖各部门, CIO既掌握行政权力,又具备信息技能。这种行政权力优势使其获得信息更快捷,专业优势使其掌握准确的信息,这两者无形中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三是促进资源共享,节约了政府决策的成本。CIO制度建立后使联邦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了联系和沟通,消除部门间的隔阂,进行部门间横向整合,促进了资源共享,从而减少了决策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在多年的实践当中,政府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我国各级政府还是习惯于以行政首长的个人决策为主的决策方式,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决策过程并没有体现出信息化的作用。下面,就以浙江省为案例,谈一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

  信息化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大决策,并把电子政务建设确定为“数字浙江”建设的核心工程。为此,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度,加速开展了各项信息化试点工作,推进了一批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规范化、标准化保障电子政务建设,浙江省人民政府也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浙江省政府网站12类信息发布规范》、《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浙江省电子政府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省长信箱邮件处理工作规则》、《中国浙江政府门户网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转变机关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对政府决策的支持力度并不明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有待提高。政府官员还是习惯传统的政府决策过程,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决策过程并不熟悉。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够,决策相关的信息还是无法与其他单位流通与共享,这直接决定了信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极为有限。

  二是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由于目前相对落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浙江省电子政务中的基础设施(如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处理芯片等)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且引进设备中的核心芯片和系统内核逻辑编辑都掌握在他人手中,这种状况今后若未能彻底改变,将无法保证我们网络的安全利用和有效监控,从而威胁政府决策的安全性。

  三是互动性有待提高。浙江省内各级政府网站有的还主要停留在单向信息发布的功能上,相当于把政府门前的公告栏搬到互联网上,而真正的让网民群众提议反馈等互动性的交流并不多,直接导致了政府决策缺乏对群众意见的考虑,群众无法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