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税务登记不用再排长队了,办税机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无需再为找不到好餐馆发愁了,上网看看一目了然;肉类蔬菜尽可放心买,打印小票,就可以查到各个流通环节;老百姓在家里,可以通过有线电视观看自家乡镇、街道的政务动态更新……生活在常州的人,正体会着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

  近日,《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年)》正式出台,这是常州“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龙城常州正在着力打造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智慧型城市。《规划》初步建立政府规划、多方参与、示范引导、产用结合的建设模式,依托“四库四平台”,发展六大智能产业,实施八大应用工程,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装备制造智能化、智能技术产业化的“四化”目标。据了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广泛应用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主要政务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已达80%,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率达66%。同时,政府部门的服务越来越重视与企业、市民之间的网上互动,打造各种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常州率先建造的“智慧之城”,开始影响着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各项行政权力

  网上阳光运行

  2008年12月31日,常州沿用“科技防腐、网络辅政、公开利民”的思路,在江苏率先建成了市、县两级“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据了解,该平台实现了权力运行、法制监督和行政监察的三位一体,在此基础上,做到“权力全覆盖、运行全透明、流程全受控”。常州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连续三年在全省考核验收中名列前茅。

  据常州市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处的工作人员介绍,“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建设依循“权由法定”、关注“怎样用权”、坚持“权受监督”。2008年以来,共梳理和对照1400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清理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12大类行政权力,定制入网了市级48个行政机关、6550个权力事项和县级192个行政机关、2.26万个权力事项。通过该平台,进一步明晰了行政机关及所属单位开展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法定依据及核心业务。所有权力及法定主体涉及的基本要素,均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对外公开,全面实现了网上“晒”权。截至目前,平台连续稳定运行1千天以上,累计办件1千万件以上,向省级平台及时报送数据2千万条以上,有序实现了网上“行”权。通过互联网门户公开相关运行信息,公众可以进行网上咨询、投诉和查询办理进度及结果,对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实施社会监督,有效实现了网上“控”权。

  目前,常州按照“三覆盖”和“三融合”的目标,不断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即行政权力事项、县级以上行政机关和网上电子监察的全覆盖,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与行政服务工作、与部门核心业务、与行政绩效管理的有机融合。

  登记、纳税

  24小时自助办理

  以前,市民们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认证等业务,必须到国税或地税部门的窗口办理,经常需要排队等候,办个简单的业务要花上一两个小时,而且,不同辖区的企业还不能跨辖区办理。现在,常州国税部门推出了电子化纳税服务平台,多元办税、联合办税、互动办税等纳税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应运而生,大大提升了纳税服务工作效能。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宁国税局的“自助办税区”,这是常州唯一一个24小时可以办税的自助服务区。十几平米的小屋内,放置了5台自助办税机,每台机子都有市民在办理业务。纳税服务科副科长鞠英告诉记者:“自从今年6月12日,这个自助服务区深受大家的欢迎,自助办税机操作很简单,我们把具体的操作流程贴在每一台机子上,旁边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做指导。大家可以在任何时间前来办理纳税业务。”

  记者看到,只要拿着购货发票,输入纳税人识别号、密码等,再将发票扫描一下,就可以轻松完成报税业务,自助机上还可以及时查询到企业认证结果。“有了这个24小时的自助机,确实方便多了,以前我都要在窗口排队取号,办个小业务,要等上个一两个小时,现在我可以避开高峰,选在晚上时间,在自助机上几分钟就可以办好。”正在办理企业认证业务的市民周涌新说。

  这就是“多元办税”信息化平台之一。具体来说,多元办税可分为“同城通办”、“自助办税”、“网上办税”三部分。同城通办就是“就近”办税,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认证等6项常规涉税业务时,可以就近办税务,不再受办税属地“疆界”的局限。自助办税体现在“全天候”办税。“网上办税”就是“居家”办税,市民可以在国税局相关网站上完成申报、认证、抄报税等业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