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审计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该市审计信息化2013年至2015年发展规划,提出在3年内完成4项任务。
一是加强审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建设审计指挥中心,及时掌握审计现场工作进展,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参照审计署国家审计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利用信息资源标准和规范,管辖市、区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管理信息资源;结合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保证审计现场和审计机关的安全链接,实现AO和OA的交互,最终实现市、区审计局全部审计项目AO与OA的交互;完善市、区审计对象库的建设、重新筹划市审计局局域网的建设、网络安全建设、升级、更新网络防火墙,增加硬件设备的投入;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工作。部署RTX通讯平台,做好数据备份存储工作,实现审计档案电子化。
二是注重审计业务信息化建设。大力开展财务数据计算机审计,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审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新方法和新领域。一是要创新数据审计模式,进行审计数据集中分析、开展重点行业联网审计、建立审计现场局域网,对海量数据进行审计分析。二是要整合审计资源,增强各处室业务协同能力。三是要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并逐步加大信息系统审计力度,关注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维护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安全。强化财政性投资项目信息化绩效审计,开展医院、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等行业的计算机审计模型、方法的专题研究。
三是注重计算机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到2013年底,市、区审计局所有审计人员全部通过AO认证考试;3年内,市、区审计局通过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考试的人员逐年增加。继续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小组培训交流活动,开展AO应用实例和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征集评选活动,小组成员每年至少撰写AO应用实例或计算机审计方法各一篇,力争今后每个信息化审计项目都能撰写出AO应用实例或计算机审计方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计算机审计培训。组织全体审计人员参加基础性培训,包括安全知识、AO培训、其他应用培训;组织信息化建设骨干参加社会专业培训;积极参加审计署组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后续教育培训。增加信息化建设人才数量,扩充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
四是加强组织保障措施。要切实加强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审计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市区审计局主要领导要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领导和协调工作,加强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分管领导要加强督促检查,职能部门要开拓思路、努力创新,其他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审计信息化;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制度。随着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制度建设要相应跟进,实现信息化各项工作有规可依;要建立健全审计信息化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实施《厦门市审计信息化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在市、区审计局中开展信息化建设考核、项目开展AO应用实例考核、计算机审计方法考核等各项工作,对优胜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与个人评先创优、干部晋升等相挂钩。要建立内控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继续由计算机审计处、办公室和监察室组成的采购监督小组实施监管,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规范有序、积极稳妥地推进,充分发挥计算机审计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