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的主体是企业,很多企业在竞争中都面临这样的挑战——怎么进入价值链的高端,怎么实现可持续的增长,怎么能够做大做强。在这样的需求之下,两化融合究竟怎样推动战略的落地,怎么去增加产品的智能化含量包括全生产周期效率的提升、进入新的发展领域等问题亟待解决。7月25日,中国电子报社两化融合报道组在现场采访潍坊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又邀请当地各行业代表与两化融合领域的专家一起座谈,探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良策。下面是潍坊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武明志的发言。

  近年来,潍坊立足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实际,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强力支撑,以列入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为契机,从产品、企业、行业、区域、政策等层面,大力推进信息化要素在工业各领域的渗透与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信息化方面看,潍坊市大力推进“数字潍坊”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城市,连续两届被评选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城市”,被确定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联系市、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城市、山东省首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山东省首批“无线城市”试点市,荣获“2010年中国城市信息化发展进步奖”、“2010年信息化城市推进奖”和“2011年中国城市信息化杰出成就奖”,“中国潍坊”门户网站在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列地市级政府网站第五位、全省第一位,荣获“中国政府网站国际化程度领先奖”,成为全国知名政府网站。

  信息技术再造生产流程

  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设计、制造的融合,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装备竞争力。

  潍坊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智能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敏捷制造为方向,对传统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再造,把信息技术嵌入到工业产品、生产装备中,提高产品设计、制造装备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产品档次、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潍柴动力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了公司产品“三国七地”(奥地利、芝加哥、潍坊、上海、杭州、重庆、扬州)的协同研发和设计制造全过程的“甩图纸”,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生产周期。歌尔声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低成本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完全替代进口,造就了一支专业化的自动化装备自主研发队伍,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成为全球第二、国内第一的微传声器、蓝牙耳机ODM重要服务商。

 

  在生产控制层面,潍坊围绕生产制造的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推广应用CAM、CAE、CAPP以及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制造全过程工作效能。在资源配置层面,围绕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以提高企业市场响应效率。在管理决策层面,围绕产品市场与客户关系、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推进信息化,提高企业决策、管理科学化水平。在采购营销方面,以电子商务为重点,提升企业整合资源、开拓市场能力,降低运行成本。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率达到了100%,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应用率达到45.6%。中小型企业实现财务、物料和营销管理信息化的比率达到80%。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新一代集散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商业智能决策等系统在企业得到应用推广。

  点面结合提升整体水平

  着力推进区域两化融合,点面结合提高全市整体信息化水平。

  根据产业门类特点,潍坊先后在机械制造、海洋化工、造纸包装、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行业开展了两批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评选出了30家示范企业、24个优秀服务机构和50个示范项目。建立了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库,已有7个项目入选省工业转调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家企业入选省“四个一百”工程,7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省《两化融合先进实用技术和装备重点推广指导目录》,2家企业通过第一批省级电子商务企业认定,潍坊两化融合各项工作居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