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上午9时,“落实责任,强农惠农”——政风行风热线专题节目在荆州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来到现场观摩指导。此次“三农版”电视问政节目,是我省首次进行广播、电视、网络同步直播。同时,此类省级电视问政在全国尚属首例。直播现场,农民代表及场外观众和网友向厅长们抛出的问题很尖锐,厅长们看后,无不神色凝重,心情忐忑,坦言“我们的监督管理有漏洞还有缺陷”。(2012年8月16日湖北日报)

  作为全国尚属首例、全省首次进行广播、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的“三农版”电视问政节目,想必准备是很充分的,参加直播的厅长们也应该是很重视的。按理似乎应该对答如流、一路顺畅,而这一首场节目厅长们居然神色很凝重、心情很忐忑,貌似有点不成功、不满意。但是,笔者要说的是,恰恰是这“忐忑”的状态,才更加让我们感到亲切。

  说明问政是真实的。各级各地开通政行风热线并进行现场直播,是转变政风行风,打造阳光政府,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的创新之举、德政之举。但是,有些地方却将这一好形式、好举措,当作了领导作秀走过场的舞台。现场的问题往往是提前准备和反复演练的,领导们的回答也往往是套话、官话、大话的多。而那些邀请来的现场以及场外的提问者,也常常是内定的。如此的问政节目,其实不要也罢。而湖北省的首场涉农电视问政节目,从现场的气氛以及厅长官忐忑的心情,不难看出这样的活动不是在作假,而是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并真诚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农民代表及场外观众和网友也绝不是请来的“媒子”。这样的问政,因为真实而显得珍贵,因为真诚而换来了真心,倾听民声、体察民情、服务民生、解决问题的目的也才能真正达到。

  提醒官员要下基层。官民交流沟通,必须真实真诚真心真意,但是,接受提问的官员,看到暗访视频中反映的在实施强农惠农政策中,少数地方存在的部分问题,听到农民代表及场外观众和网友抛出的尖锐的问题,感到面上无光、心情忐忑,说明他们对基层的一些实际情况还不太了解、对老百姓的真实诉求还不太清楚,这就提醒现场的“厅官”和有关县市的“父母官”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更加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摸清基层的实际情况,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才能在电视问政的时候,心情不忐忑,拿出的措施也才能更得力。“忐忑”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关键看后续怎么去做,如果出了演播大厅,依然不能深入基层,下次再做节目的时候,就不会是忐忑那么简单的了,说不定会被老百姓哄下台。

  暗示官员要增能力。电视问政、网络问政,作为新形势下党政部门一种新的执政形式和问政方式,要求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与媒体接触、正确应对新媒体的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电视问政现场,官员感到心情“忐忑”,说明其内心还是缺乏底气的,还缺乏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尖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暗示官员们要切实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忌以“不知道”、“不熟悉”、“不了解”、“无可奉告”等辞令糊弄和忽悠媒体及群众。同时,要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遇到复杂问题时,要能够说出内行话,拿出实措施,而不是盲目表态或哑口无言。通过在与媒体和群众的互动交流、坦诚应答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展现自身的风采,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电视问政反映出市民与媒体对政府的监督,政府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才更顺畅。首次问政官员“心情忐忑”未必是坏事,也不代表不成功,相反还因为真实而弥足珍贵,同时也希望能够提醒和促使官员们更加深入基层并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履职能力以及应对媒体和市民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