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条官员微博引发网民围观。一条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在其个人实名认证的微博上“邀请农民工兄弟吃饭”,另一条是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局局长关继标在微博上发“不开微博就辞退”的言论。“邀农民工吃饭”的微博获得网友“释放善的力量”的赞誉,“不开微博就辞退”的内容和当事人则为网友们所诟病。
同样是官员微博,内容同样都和工作相关,为何会得到迥然不同的评价?
实际上,“邀请农民工兄弟吃饭”一开始也被网友质疑为作秀,但舆论最终转向认同并肯定这种“秀”。究其原因,一是这饭实实在在地吃了,吃饭过程中宴请者与被宴请者切实进行了沟通和交流;二是“博主”在事后坦诚面对网友的不解和质疑,以建设性的态度和事实赢得了网民的信任。网友“快乐世民壹百分”发表微博说:“公安厅副厅长微博邀农民工吃饭,了解了农民工的诉求,这饭实实在在的吃了,这样的官员多多益善。”网友“义公村的女儿“说:“良好的开端,深入实践的领导(微博),老百姓喜欢。”
再来看山东山亭区卫生局局长的微博事件。据事后接受媒体采访的山亭区卫生局解释,“局长关继标对于创新工作方法和‘无纸化’办公十分感兴趣,在接触了微博这一新型传播工具后,便想利用这种新型方式开展工作。”显然,局长的热情不仅未能博得网友的理解,反倒落下一个“微博盲”的口实。
微博是自媒体,是个人撰写、发布或者转发信息和观点,以关注的人和转发的人为“读者”的自媒体。面对自媒体带来的影响力和冲击力,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官员开设微博,将微博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问政渠道。
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2月8日在京发布《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政务微博客总数达到50561个,较2011年初增长了776.58%,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客共32358个,认证的党政干部微博客共18203个。
不难发现,与数量上的“爆发性”增长相比,一些官员微博在理念上的转变和开设后的后续“建设”却并未同步,诸如微博盲、僵尸微博,微博“痴呆症”,微博自说自话、官话套话、回复雷人、更新迟滞、零转发零评论、漠视民意等现象在官员中不乏其“博”。
上述题为《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也指出,作为一个新事物,“如何规范政务微博客的使用,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其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作用,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回答好这个课题,首要的是应认识到,官员微博、政务微博“开设”不是目的,开设后的持续“建设”更重要。
究竟如何“建设”,由网友总结、广泛流传于网络的“官员微博8项注意”、“政务微博12忌”等或许可以间接反映出网民对官员微博的期待:语言表达上,期待官话套话少些,通俗易懂多些;发布内容上,期待空洞无物少些,为民办事多些;对待网民质疑上,期待删除沉默少些,积极回应多些;微博推广上,宁可速度慢些,也要质量高些……
一言蔽之,以建设微博集纳民意、以微博建设服务民生才是官员微博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