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进行集成,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建成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目前,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发展非常迅速。美国电子政务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全美已建政府网站2.2万个,可搜索到的分站点超过5100万个。1999年,欧盟提出“电子欧洲”,并发布欧洲信息社会的建设战略——《电子欧洲:所有人的信息社会》。2006年,日本出台《IT新改革战略》,提出通过在行政领域灵活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国民生活的便利程度,简化行政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及增加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建成世界上最便利、高效的电子政府。

  (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高度重视。自1993年开始,启动了金桥、金卡、金关“三金”工程,拉开了金字号工程建设的序幕。2002年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要加快十二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经过十几年努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特别是地方建设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取得的效益使人振奋。

  一是明显提高了地方经济监管效益。适应信息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变化,地方电子政务在市场经济监管、产业运行监测、公共财税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提升了城乡社会管理能力。地方电子政务在城市安全运行、应急管理、社会秩序维护等领域发展很快,在促进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明显的支撑作用。

  三是提高了网上政务水平。各地政府大力推进政府网站、网上办事大厅、政府呼叫中心等应用系统建设,推动新型网上政务服务的发展,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逐步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成效显著。

  四是推进了政府运行的公开透明。政府网站开展的政民互动和网络问政,已经成为公众与政府直接沟通的重要手段,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网上信访和政风行风热线,在改善政风行风、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是加强了政府自身能力建设。电子政务建设大大提高了动态电子监察能力,在强化监察职能、防止贪污腐败、提高行政效能方面作用明显。

  (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10年11月25日,时任市长的吴翠云同志主持召开第34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全市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并列为2011年十大民心工程。为加强对电子政务的领导和管理,市委、市政府调整加强了市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并批准设立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负责全市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工作。市电政办成立以来,以实施全市电子政务提升工程为契机,以高度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为目标,以统一集中管理为抓手,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快速推进。去年出台了《德州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使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趋向制度化、规范化、集约化。电子政务网络、中心机房、数字认证和多媒体电子培训室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使用,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系统和全市政府门户网站群等应用系统已经投入运行,效益初步显现。市电政办通过不断研究探索,逐渐形成了我市独特的发展模式。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云计算的设计理念、跨平台的J2EE技术架构、数据大集中模式、国产化路线等做法,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1年12月24日,电子政务国产化应用高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与会的国家工信部领导和中科院有关专家对我市电子政务规划发展思路给予充分肯定。

  (四)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电子政务大建设、大发展的一年。回顾一年的工作虽然成绩斐然,但未来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电子政务事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期和城镇化扩张期,正是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全市“两会”绘就了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宏伟蓝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要加强统筹规划管理,做好“整合资源、完善体系、深化应用、凝聚合力”的文章,努力实现电子政务发展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健全体制,加大投入,使全市电子政务尽快实现跨越发展。

  德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徐春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