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家工信部将呼包鄂地区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自治区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大意义。鄂尔多斯市委、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鄂尔多斯”,为鄂尔多斯走进全国走向世界打造坚实的基础平台。在这样的机遇和背景下,经多次调研,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政府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提出打造“数字东胜”,并将该项目的建设定位为“一把手”工程予以高度重视。2009年,“数字东胜”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在区级层面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信息资源,以满足百姓需求、提升政府服务为切入点,实施了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政府职能,便民惠民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基础
东胜区统筹协调信息化建设整体布局,将信息化建设专项发展规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城市级信息中心,以统一的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为依托,实现各部门、各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互联互通及共享交换利用。将信息基础网络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区范围内加强基础网络建设。同时,创新性地将新建项目智能楼宇的规划、审批,居民小区技防工程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项审批内容,为城市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可视化城市管理体系建设,在全区各社区、住宅小区、人员密集场所布放视频监控系统,形成基本覆盖整个东胜区的全天候监控网络。在东胜区的八个出城卡口及各个路口、路段以及制高点等公共区域安装有4860部摄像机,在东胜区的417个重点要害单位,143个小区、3911个商业网点和公园、广场等区域累计安装了14407部视频监控摄像机,基本实现了重点场所的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使得东胜区治安、得到了有效提升,交通事故同比往年下降18.18%,也为提升城市管理手段提供了基础。
二、加快信息化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创新提供手段
从百姓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从政府服务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以需求推动应用,以信息化的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东胜区办公自动化OA系统在全区101个党政部门正式实施,实现了公文网上流转,部门间纸质文件传输全部取消,涉及22个部门的145项行政审批业务实现网上办理,非行政审批网上办理也在社区开始应用。行政效率明显提升,为社会管理提供提供便民软环境。实施了“数字城管”项目,项目根据监督指挥相分离的原则,以网格化技术、数字化手段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在决策层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重塑城市管理机制、体制。由主要领导直接过问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场协调解决,划分责任,确保城市管理高效运转。通过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问题的发现、处理、监督评价互相分离,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技术层实现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打造城市管理新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城市进行万米网格划分,编制了指挥手册作为东胜区数字城管的核心文件,指挥手册将城市管理部件分为7大类95小类,并全部进行了普查,将城市管理事件归纳为5大类54小类。目前,数字城管的范围是22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域,计划今年将范围扩大涉及到整个东胜建成区及罕台镇、铜川镇。东胜区数字城管项目于2009年8月开始试运行,2009年11月26日通过国家住建部专家组验收,被列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区”。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城市管理案件15万件,结案率达98%。
三、普及惠民便民项目应用,营造社会管理创新氛围
2009年,区政府与南京联创集团共同组建了鄂尔多斯市民卡建设有限公司,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的模式,针对鄂尔多斯全市发放集公共事业缴费、五保合一、小额电子钱包等功能的鄂尔多斯市民卡。项目从2009年10月集中发卡到目前,已经完成制卡28万张,免费向百姓发卡26万张。实现了以下功能:第一、市民刷卡乘坐公交车政府给予补贴。凡持市民卡乘坐公交车的百姓,普通市民可享受五折优惠,学生享受三折优惠,老、残、军属、低保等特殊人群全部免费。由政府每年出资约1200万元对优惠部分给予公交公司补贴。截至目前,刷市民卡乘车人数达3900万人次,平均每日6万余人次,超过公交乘车人数的60%。公交车乘坐人数同比增加2万人次/日,城区交通状况得到有效缓解。截至2010年底,东胜区财政对市民卡公交优惠刷卡补贴金额达1200万元。
第二、医保、社保等“五保合一”一卡通实现。鄂尔多斯市民卡社保功能获得国家社保部、自治区社保厅批准,百姓可以通过市民卡参保、获保。下一步,鄂尔多斯市民卡将作为自治区社会保障卡的试点工程向全自治区推开。
第三、水电气讯暖等公共事业缴费。为缓解百姓各类缴费难的问题,东胜区在各个街道办事处、社区,大型居民小区、人流量较大的商场、超市布放自助缴费终端共计50台,百姓持市民卡不出小区、社区在自助缴费终端上即可完成水、电、气、讯等公共缴费。下一步,东胜区新建、在建小区都计划统一安装支持市民卡的水、电、气、暖表,百姓用市民卡在家即可缴纳相关费用,生活便利性进一步提升。目前,该各类表的开发工作已经完成,测试工作即将完成。
第四、实现日常生活全覆盖刷卡消费。百姓持市民卡还可以实现税务申报、小额电子钱包、金融消费等功能。目前,市民卡刷卡消费已拓展商户106家,布放近300台POS,包括鄂尔多斯购物中心、加油站、美特好、北国新天地、国宾馆、俏江南等,应用领域遍及百姓吃、住、行、购、娱等各个方面。
针对东胜区打车难的问题,对东胜区新增的600辆出租车安装GPS、计价、刷卡三合一机具,实现刷卡乘车,开通支持市民卡刷卡停车。随着市民卡应用范围的使用效率提高,百姓生活便利性将逐步提升,也是东胜区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的基础的推手,也将逐步成为东胜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另一有效介质。
四、“数字东胜”建设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东胜区信息化发展将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落脚点,着力加快以信息化推进城市化,实现数字城市;着力加快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化,打造“草原硅谷”;着力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以信息化推进城市化,实现“数字城市”
将城市信息基础网络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信息基础网络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同步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实现东胜城区视频监控网络覆盖。统筹推进基础数据资源建设,依托城市级数据中心,推进政府云服务中心和区域性政务灾备中心建设,继续整合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积极探索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用于社会公益服务的机制,促进公益性、商业性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城市智能化管理建设,实现城市建设信息的共享,推进建设现代化东胜。
(二)以信息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建立信息公开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一站式”网上审批,构建公众知识数据库,实现市民咨询、求助、建议、批评、投诉等网站一口受理、分办和反馈,形成完善的政府与民众交流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民生信息化工程,通过数字卫生、数字教育、数字社区等项目,促进社会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三)健全信息化推进体制机制。加强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和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各部门信息化工作向区委、政府报告制度和区信息化委员会对各部门信息化工作指导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格局。完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快信息化标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统筹推进信息安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