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场特殊的颁奖活动上,26篇网帖脱颖而出,被评为促进广东科学发展的“金点子”。从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到筹办广东新生代产业工人文化书香节、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效能……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网友建言献策。不管是三言两语还是洋洋万言,看似“挑刺”的举动闪耀出成熟的理性之光。

  业内人士认为,在网络问政的时代浪潮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的“网智”研究、反馈和落实渠道,促使“金点子”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草根智慧推动“理性问政”

  2009年9月的一天,家住番禺区的广州市民黄立川上网时无意中看到广州市番禺区垃圾发电厂项目建设的通告,他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从一个白天炒炒股、闲暇教网球的普通股民,成为不断在网上发帖反对盲目焚烧垃圾的网民“阿加西”。

  尽管这一引发舆论关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09年底“喊停”,但黄立川似乎已经养成了习惯,隔三差五地在网上发帖,给垃圾处理出点子,他自己的说法是“习惯成自然”。

  去年9月23日,黄立川在广州市城管委的接访活动上递交了一份《建议建立垃圾分拣中心和循环经济园区》,随后又将建议发到网上。出乎意料的是,这篇网帖获得了首届“南粤智多星”——网民促进广东科学发展金点子二等奖。

  “我本科专业是微生物工程专业,对垃圾处理本来就有专业认识,加上经历过2009年的番禺垃圾建厂风波,所以就一直关心怎么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能为社会发一分光,这是一个公民的义务。”40多岁的黄立川对“中国网事”记者说。

  基于兴趣、专业和责任感而去发网帖建言献策,这样的网友数量越来越多。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12月,该平台主贴总数达464599条,其中“建言谋策类”占277915条,比例高达59%,远远超过“咨询求助类”和“投诉举报类”的网帖。

  “这个数字说明,当前网络问政中的理性力量正在逐步占据主流位置,这和几年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奥一网首席内容官蓝云告诉“中国网事”记者:“2006年奥一网络问政平台初创之际,讲自己诉求、属于微观问政的网帖数量占总数的70%,但如今讨论公共事务、为热点问题出主意的已经占了60%。”

  广东省委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评价说,广东网民思想活跃、视野开阔,睿智理性、求真务实,不断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建言献策,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发挥了重要的民间智库作用。

  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参事陈鸿宇认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网友正逐步具备一种良好的社会公民意识,这种为社会担当、为社会建言、为社会建设鼓与呼的意识对网络问政的理性化至关重要。

  网络问政需要“决策接力”

  两年多前,深圳龙岗区委党校的普通教师谌毅兵,在网上提出在深圳、惠州、东莞三市交界处设立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的建议。然而,能否真的让三个各有所虑的城市携手合作建设产业示范区,谌毅兵心里并没有底。

  谌毅兵没有预料到,去年4月18日,深、莞、惠三市党政联席会议正式针对坪新清签订合作协议,意味着这篇网帖已经变为正式的官方决策。如今,深莞惠已经提出将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低碳城”的构想,并得到荷兰和欧盟部分专家的关注。“这不全是我的功劳,尽管我是首倡者。”据谌毅兵介绍,坪新清产业合作示范区构想提出之后,当地政府还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产业定位和招商引资方向进行规划,部分来自荷兰和欧盟的外籍专家还期望这个区域合作能变成国际合作。

  黄立川坦言,限于研究条件和成本,网友们个人提出来的点子多数是粗线条的,即便是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调研提出的建议,也不可能马上落实为实际可操作的政策。但如果政府职能部门觉得建议有价值,就有必要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深入论证。

  谌毅兵说:“网友有热情、有智慧也有勇气,虽然我们的文章不一定是长篇大论,也不一定是鸿篇巨制,但这当中还是有很多有用的东西,期望有关部门能进行‘研究的接力’,进行‘官方决策的接力’。”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肖俊认为,网络问政给予每一个网民公平发言、建言的机会,是信息化时代除人大、政协之外平民百姓参政议政的有效补充渠道。“虽然我是深圳市南山区的政协委员,可以通过政协提案给出建议,但这个渠道有地域限制,对于涉及全深圳、全广东的事情,网络是一个更加合适的平台。”

  “通过网络问计于民,可以让广大社会阶层享受更多的政治参与权利,这是对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一个很好的补充,有助于政府更好地把握发展态势,做好长远规划,提高政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肖俊说。

  期盼更多建议“点石成金”

  “今年3月5号,在我们学校一次内部会议上,校长表彰科研活动的获奖名单,第一个居然是我的‘南粤智多星’金点子一等奖。”广东省委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绥州说:“参与网络问政都能算是科研活动,那一刻真是感觉受宠若惊。”

  但李绥州真正的愿望是,他的网帖《建议应用真知码改进广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能得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视,能和他当面交流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在李绥州看来,当前的网络问政依然处于“被动问政”的状态,许多地方、不少部门主动从网络上获取建议意见的意识还不是很强。网友们的建议进入相关职能部门的视线之后,也有一个轻重缓急的处理排序问题,这对党委政府的专业性、责任感和执行力形成挑战与压力。

  蓝云认为,通过网络问计于民是一件好事,但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也不可忽视,面对海量的建言信息,很多党政部门会产生“无能为力”、“无所适从”的感觉。“打个比方说,省内某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他一天要打开100个网站、看几百条网帖的话,一天上班18小时都忙不过来。”

  “现在网友们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很高,如果海量的数据和信息没有经过提炼、归纳和整合,网络问政就会陷入繁琐化的陷阱。”蓝云说。

  广东省委常委徐少华表示,要注重把网民的“金点子”转化为促进广东科学发展的“金钥匙”,广东省委办公厅将对获得首届“南粤智多星”的网文完善之后呈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研究,让这些“金点子”转化进广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决策和行动之中。

  “当然我们也有不少遗憾,网上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成千上万,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有关群众合法权益、投诉各种信访性质的问题直接登录广东省网上信访大厅,而以金点子奖的方式继续征集意见和建议。”徐少华说。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郭巍青表示,既然网友会慢慢成熟,从倾诉微观诉求到提出“金点子”,那么相信党委政府的公共政策也会慢慢成熟,会从忽视网络民意到答复与重视网络声音,到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接纳网络智慧,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感觉到政府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相信网络问政最终一定会营造一个多赢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