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ley Davies是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商业银行策略分析师,2000年到新加坡工作至今,已成为这里的永久居民。最近,Ashley在手机上下载了新加坡政府去年6月份推出的一站式政府移动终端软件mGov@SG(www.mgov.gov.sg),并很快就对这款新软件爱不释手。通过该集成式终端,出行时,他可以定位查看不同社区的房屋交易记录;下班后,他还能通过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掌上图书馆借阅书籍……Ashley深有感触地说:“和澳大利亚相比,新加坡政府显然更有效率。”从2009—2011年,新加坡连续3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发布的“世界电子政府”排名中名列第一。正是由于新加坡建成了高度整合的全天候电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了政府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效能提升、公民参与扩大、权力运行透明,其政治的清廉高效、经济的繁荣进步、社会的安定和谐,在亚洲甚至在全球都引人瞩目。
第一,电子政府规划与时俱进,优化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目前,每个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通过其唯一网上身份认证——“新加坡通行证”(Sing Pass),可以处理超过1600项政府公共服务:缴税、购房、申请商业执照,等等。据新加坡政府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90%的民众对政府提供的电子服务质量表示满意。然而,在执政风险日趋复杂的新时代,新加坡政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性需求,特别是博客、YouTube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迫使政府开始思考如何运用这些平台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收集民意;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愿与日俱增,人们更加渴望参与政治、表达诉求,政府的民意基础面临着冲击。面对新挑战,新加坡政府再次以前瞻性思维,于去年7月开始实施新一代电子政府规划——《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eGov2015),这也是新加坡“智慧国2015”十年规划(iN2015)的一部分,该计划在强调优化电子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显示了收集和疏导民意、拓展民众政治参与渠道的思路。iN2015的总体愿景是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即借助信息网络营建一个政府、私营部门和公众共同努力、无缝对接的互动环境,共同创造新的服务内容和渠道,提高公共服务的内容丰富度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政府将能更好地汇聚民智、消解风险、增进和谐。
第二,发挥社交网络工具功能,畅通公众政治参与渠道。目前,新加坡的宽带普及率高达82%,与互联网用户激增相伴的,是广大公民勃发的网络政治参与愿望,人们更加期望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关注公共议题、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权力运行。新加坡政府牢固树立公众的社会主体观念,高度重视社交媒体培养公民的决策意识和参与度的功能,从电子政府的建设愿景、战略目标到具体实施层面,均把公众作为全流程中政策制定、服务创新的参与者。eGov2015专门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提高公民的决策意识和参与度,将公众咨询作为政府出台或修正公共政策的重要工具,与公众建立稳定的沟通机制,以有效消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和谐。新加坡政府通过致力打造社交网络平台,如国家社交网络REACH(Reaching Everyone for Active Citizenry@Home),邀请国民参与更多政府事务的讨论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同时,还鼓励公民社交网络平台发展,目前,Facebook在新加坡拥有近220万用户,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新加坡政府正在酝酿实施的“众包”(Crowdsourcing),就是一个新型的民众参与工具,这是一个建立在原有民意收集平台REACH之上的移动新型平台,将被用来公开征集并选择对公共政策或社会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可以说,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新加坡政府与民众互动的重要平台。例如,在国家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上,新加坡政府通过网络公示等多种方式让民众了解政府目标和发展愿景,增加施政的透明度,鼓励民众参与意见,使政府制定的规划目标与民众的需要愿望达到了最大程度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