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网友“科比”在新恩施论坛发表《给巴东新任县委书记的公开信》的帖子,给湖北省恩施州巴东新任县委书记陈行甲提了“不搞花架子”“狠抓队伍建设”“注重教育公平”等一系列“要求”,其中也不乏过激言论。21日凌晨,陈行甲在论坛实名回复网友,并公开了自己的私人邮箱与网友共同探讨巴东的发展,受到网友肯定。(10月23日新华网)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网络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这一方天地,人们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信息,沟通交流。
温家宝总理可谓是中国级别最高的网民,虽然日理万机,但他曾经多次抽出时间,通过互联网和网民一起交流沟通,排忧解难,得到了广大网名的高度称赞。
然而,一些地方的网站,特别是政府网,却难以看到领导者的声音,究其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原因是领导对这一方平台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在平时工作中应重在问题的落实,而轻视与网名群众的“零距离”沟通,其实,这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
解决问题重要吗?重要!和群众沟通交流重要吗?更重要!!很多的困难群众或弱势人群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于是,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了网络留言的方式,或表达心中诉求,或发表一些牢骚。
“问政需问民”,以实名的形式留言,是一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体察民情的重要形式,也表明了政府的服务性与责任感,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收到领导的留言,网民第一时间会感到十分的亲切,感受到政府部门时刻在关注群众,关注民生,被关注所引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会得到大大加强。
“知政者在草野”,在当今社会,“知政者还在网络”,一些地区的网站,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比如恩施市政府网站“中国硒都网”就专门开设了硒都论坛、网上监督板块,网民可以直接把诉求以留言的形式刊登,各部门相关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这一过程中,部门接受群众的监督,进一步地杜绝了“庸、懒、散、软”现象。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还应认识到,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少矛盾和小纠纷如果得不到解决,兴许会引发大矛盾、大纠纷,最终形成了“不和谐”,网络留言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快捷、效率高,领导网上实名留言,为网民答疑解惑,可在第一时间了解诉求,进一步地进行问题的处理,消除一些不必要的不和谐。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一以贯彻的根本宗旨,所谓为“网民”服务也是为民服务的一种,是通过网络这一种渠道沟通、了解、服务于民,作为领导,更应该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甘为孺子牛,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心连心,手牵手,成为群众的“贴心小棉袄”。
陈行甲书记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更多的“陈行甲”能加入到这个队伍中,通过网络空间问政于民,和网民对话,使领导与网民“零距离”答疑解惑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