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缴费等,未来可能只需一张市民卡就能搞定。
昨日(10月19日),《顺德区2012~2016年电子政务总体建设项目规划》通过专家组审评。提供类似市民卡系统这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是顺德电子政务一体化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电子政务在顺德并不是新名词。作为推行电子政务的先发地区,目前全区共有12个各类信息中心,9个业务专网,各部门政务网络基本能满足需求。但单项建设好、整体规划差、跨部门横向平台建设滞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等,也制约了顺德电子政务进一步提升发展。如何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共享,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优化政府公共服务?《顺德区2012~2016年电子政务总体建设项目规划》的制定,为破解这道难题给出了答案。
这份长达129页的规划报告,是由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省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区行政服务中心历时大半年共同制定的。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实现政务与技术标准化,升级或新建全区统一的综合办公、行政审批、信息发布和电子档案等共性应用系统,可满足各部门和公共服务的共性业务需求。这将避免重复投资建设,有助于降低电子政务的成本,并将顺德大部制改革继续深化。
根据《规划》阐述,顺德新一代电子政务在2012年重点建设标准规范与共性平台以及宜居顺德项目,2013年重点建设和谐顺德项目,2014年重点建设智慧顺德项目,2016年重点建设文明顺德项目,市民卡系统、智能卫生平台等27个重点项目将按实际需求分步推进。
昨日,由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等9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讨论和评审。“对比国内其他地区,顺德对新一代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更加注重从基础信息资源标准化来制定体系,跳出了其他地区忽略基础信息资源归纳整合的误区,并采用先进的云计算理念,及具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共支撑平台,使将来的操作系统更加安全可靠。”专家组组长宁家骏评价说道。通过专家评审的规划报告,还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据悉,顺德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已经开始启动。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已着手制定方案。智能卫生平台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首期将建立影像系统和社区医疗系统。届时,市民无论在区内哪家医院就诊,个人健康档案或就诊信息均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