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网上信访大厅”开通两个月共接受群众信访事项1442件,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表达自我心声也好,维护自身权益也罢,都是民众的本能,而为民排忧解难则是信访应担当的起码责任。“网上信访大厅”正开始成为部分群众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新渠道,发掘这种“民意直通车”的广度和深度更值得期待。
随着网络、微博问政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了相对封闭的小圈子,关注佛山经济、政治、建设、治安等诸多课题,政府职责和民意逐渐形成了良性互动,然而仅有意愿是不够的。因为民意可以作为一种有益补充,能够影响甚至纠正决策和政策的偏差,本身的水平和质量至关重要。社会建设覆盖了所有个体,尤其是涉及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事务和公共事务,公民实际上置身于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同盟体里。要想实现破冰,民声和民愿涵盖了诸多领域,意见和建议有的放矢、针贬时弊,敢言、谰言和据理力争,一方面需要理性和平和来进行充分阐述,另一方面理应彰显独立见解、专业知识、精辟计策等民间“大脑”的风范。换个角度来看,只有公民提出具有实践性和相应价值的建议,政府的收集和采纳才有操作性和指导性。
摆脱低层次、低水平的桎梏,当民意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点子”,职能部门势必在政策法规制定时,考虑到民意的强大和吸纳民意的精品,助推良法优规的出台,并以善治来体现执行力。
因此,通过网络问政等方式,公民不妨提前做足功课来适应新形势,积聚底气和勇气也好,把心声传递到决策层,更要把民智传递到决策层。朝着这个既定方向前行,当民意能够影响政策法规的修缮和完善,无疑将一点点形成协调、制约机制,肯定多些公平和公正,少些偏差和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