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企业,驻烟各高等院校: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为加快推进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现就实施信息化强市战略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强市的重要性

  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是第三次革命。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支柱产业;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为强力的倍增器。

  信息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发展中国家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极好机遇。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经过多年发展,烟台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两化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一批工业企业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了产业转型和升级;城市信息化网络不断完善,全市骨干高速城域网已辐射到所有行政村,固定电话用户230余万,移动电话用户400余万,互联网用户200余万,有线电视用户达到90余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会等三大领域信息化推进全面展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国土规划等一批行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已经发挥作用;农村信息化、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村远程教育等涉农信息系统工程已初步建成;市民卡、信息亭、市民生活服务热线等为民服务工程已经初见成效;企业信息化、现代物流、电子支付等电子商务活动异常活跃。全社会信息化认识普遍提高,需求不断膨胀。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正处于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烟台正处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展越来越遇到工业化成本上升、环境保护约束等因素的制约,迫切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和企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实施信息化强市战略,加快信息化步伐作为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的重要任务来抓。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信息化强市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两化融合为重点、以提高政府自身建设为基础,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宗旨、以繁荣文化事业为依托、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全面推进政务、经济、社会、文化、城市领域的信息化,推动烟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民幸福指数提高。

  总体目标:到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信息化强市的战略目标。

  (1)政府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开信息上网率达到100%,行政许可网上办事率达到90%,非涉密业务网上办理达到30%,信息资源共享率达到20%,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共享率达到40%,电子政务效益提高到50%,企业和社会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率大幅提升.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明显加快。“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初见成效,重点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营销、人力资源、节能等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达到90%以上;示范园区的信息技术应用达到80%以上;信息化对软件、服务外包、电子商务、虚拟经济、动漫、游戏,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3)社会信息化更加普及。市民卡发卡量达到50万张,功能涉及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亭改造50个,成为内容丰富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网点;市民生活服务热线不断完善,成为市民、企业生活事务互动平台;医疗、就业、救助、社会保障、家政等便民利民信息服务系统建成并发挥作用。

  (4)信息资源与文化资源充分共享。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实现市、县、镇、村覆盖,文化资源实现互动共享,居民通过网络自我学习范围人群不断增多。以动漫为主的文化产业得到大力发展。

  (5)城市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无线网络城区覆盖率100%,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智能交通、港口、小区、平安城市等一批提升城市功能的信息化重点工程初具规模。

  (6)信息化支撑体系更加完善。领导、协调、管理、考核、技术服务队伍等信息化支撑体系基本形成,软硬件支撑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一批支撑重大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