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寻找,时局热点

  这是云南省的时局版。

  我们将在这里观察政治、剖析省情。

  省内重大公共、民生政策的发布及解读,行政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最新动向,省内政坛重大人事变动、政要行踪,政策实施进展,公务员队伍新变革……市民关注的政情热点,都将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今后每周一到每周五,我们将和你同视距。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就已经正式实施,直到今年,中央多部门才集中对外公布了“三公”信息,但省级“三公账”却迟迟不见动静。

  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全省县级以上行政机关行政成本控制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好控制“三公”经费、机构编制和人员、会议、文件、庆典、论坛、考察等经费支出,进一步推进决算公开,按时公开本部门公务接待、车辆购置及运行、出国(境)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此前,记者连续几个月观察了我省各职能部门的相关网站、信息公布渠道后发现,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网站上公布最多的,是一些政策的发布,对关注高的重点工作、重点事项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的主要还是简要概述性公布,细账公布的还是不细;而对外公布的信息更多的是事后处理情况通报。

  政情观察

  发现:各部门预算内部公开为主

  从今年5月份开始到7月,记者持续浏览了省政府、昆明市等重要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动态。其中:

  省政府办公厅还创新性地把内部干部任免情况主动向社会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开了各地、各部门的本年度政府招标、投标及采购公告等政府采购信息。

  昆明、丽江、普洱、文山等4州市主动公开了政府组成情况及其各地、各部门的管理职能、领导分工及其调整、变动情况等信息,为方便公众查询使用近期最新信息,昆明市把公布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动态信息、年度工作计划、业务及服务类信息等3个内容列为各市直部门必做“功课”并列入动态检查监督的重点内容。其他公开的信息还包括了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省发改委正在分专题公布“十二五”规划。

  省财政厅公布了年度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发改委公布了现行有效的201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省政府法制办公布了行政执法项目,公布了年度行政执法项目的调整、取消情况,补充完善了行政执法的依据、行政执法程序、期限等情况。

  省审计厅在严格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及时通过该厅网站公布审计工作动态的同时,在2008年当年,就开始对厅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主动委托中介审计机构来实施审计,并把审计结果连续3年向社会公布,包括工作经费、办公经费、人员经费。

  环保、水利、食品药品监管、安全监管等部门及时公布了饮用水水源评估、水质月测、空气质量、药品市场监管、月安全生产形势等动态信息。

  细看下来,涉及民生关注度高的部门公开信息更新的较快,多数信息为例行公开,一些专业化部门则相对少,或信息略显陈旧。

  各部门主要针对关注高的重点工作、重点事项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的主要还是简要概述性公布,细账公布的还是不细。部分网友提出,因工作和学业需要,要查看统计信息、部门工作进展等详细情况,但对搜索结果不尽满意,有些统计数据没有及时公布查不到,一些规划依据也难以查到。

  目前,除了一年一度预算执行情况由审计报告来说明外,各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主要停留在以内部公开为主。在今年7月底省人大审议省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时,有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提出,人大批准预算,政府具体执行,但现实中,有的自由裁量权太大,财政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人大在其中无法控制、监督资金具体使用过程,要把钱用好,加快拨付进度,人大的法律监督要加强对预算的监督,否则,人大监督变成了软监督。

  专家:“保密政府”需要透口气

  在2008年,云南结合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网上对信息公开工作实时、动态、在线的监测评估,作为年终对各级、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评估考核的依据。并形成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议办法,通过对政府各部门量化打分,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下为不合格,进行问责通报,对年度考核评议结果主要以网络形式向社会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群众打合格分还是不合格,云南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以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为抓手,以不公开为例外,目前,通过网络、新闻发布、政府公报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公开信息2457181条,公开率增长了30%,我们也正在关注国家各部委‘三公’消费公布进展,看效果明显,并总结兄弟省份经验做法,拟逐步考虑向上报请公布。”省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