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中,充分运用电子监察平台,不断推动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建立电子数据库。他们要求各单位在建立纸质风险管理档案的同时,将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表册等电子信息进行编缉整理归档,引入“人脑﹢制度﹢电脑”的工作模式,制定检索目录,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库,通过区域网络通道,建立廉政风险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管理,资源共享。二是建立数据分析机制。充分运用环境风险分析、由事及人分析、流程图运行态势分析等方法,由管理人员定期提取廉政风险档案库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判定风险发生、演变的曲线走势,为领导宏观决策和及早、及小控制和化解各类风险提供客观依据。三是建立实时监控机制。运用电子监察平台对权力运行实施全程实时监控,通过电子监察平台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相连接,在政府部门服务窗口、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场所设置监控点,及时对监控点的廉政风险按照A、B、C三个等级分别亮红、橙、黄三色风险告知预警灯,及时提醒。四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督促乡镇和县直部门按照廉政风险标准化工程考核评审办法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岗位风险点月查月报月更新制度,及时掌握村组、站所、科室、庭、队等单位的廉政风险点变化情况。对工作不认真,查找走过场,廉政风险数据空洞,工作进展慢的单位,责成重新查找,限时保质保量上报廉政风险数据,做到电子监察平台风险防控数据更新及时,实时监控有效,全面优化风险防控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