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7月28日讯 7月28日上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在“2011年中国信息化进程报告会”上指出,过去10年,中国信息化发展巨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难以估量,而与世界各国比较,中国的信息化仍处于全球中间偏低的水平,宽带存在“普及率低、速率低、费率高”等问题。
我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并正在向下一代通信网络稳步演进。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IP软交换网,骨干传输网已发展成为多路由冗余和多环网保护的高速高可靠网络。同时3G大规模商用,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和重点县、乡镇,截至2010年9月,我国三大运营商手机上网用户总量达到4.8亿户,3G用户接近4600万户。IPv6的推进也有很大进展,已建成全球最大IPv6示范网络,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及产业化体系。
此外,宽带普及率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12月底,根据CNNIC统计,我国使用宽带的网民达到4.57亿人,占固网网民的比例达到98.3%,另根据工信部统计,注册的宽带接入用户数为1.25亿户,居世界第一;96.8%乡镇通宽带;3G大规模商用,基本实现城市覆盖。
我国宽带普及率两极分化出现东高西低
宽带在我国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和宽带普及率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不同省市的宽带普及率两极分化的情况也有加剧的趋势,北京和上海的宽带普及率都已超过20%,但同时有较多省市自治区的宽带普及率低于10%。目前,东部地区固定宽带普及率为13.3%,比西部高出9个百分点。
我国迫切需要从宏观层面加强对宽带基础设施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导。周宏仁指出,首先要做好国家宽带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国家宽带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其次,要发挥政策的促进作用。可采取适当的财税政策,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资金支撑环境。最后,要以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为重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要立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宽带资费
截至2010年,我国注册的宽带用户普及率仅为9.6%,而OECD的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水平是24.3%。在速率方面,据Topic统计全球宽带接入平均水平为5.6Mbps,而中国平均下行速率仅1.8Mbps,排名全球第71位,不及OECD平均水平1/10。另外,我国宽带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资费比较高,平均每Mbps接入速率费用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而且,数据还显示,我国的网络时延和丢包率都比较高,网络质量并不令人满意。
“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要进行立法干预。”周宏仁认为,我国三大企业都是国企,而民营企业目前又很难进入这个垄断行业,因而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导致网络发展较慢、网络费率高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当通过立法来保证国有企业既有利润发展空间,又要降低资费,满足民生需要;同时要逐渐开放通讯领域,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该领域公平竞争。
北京将发展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宽带
目前,发达国家多以下行带宽100Mbps为2020年宽带化追求的目标。据周宏仁介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宽带计划中,计划2020年美国至少有1亿的家庭实现下行大于100Mbps、上行大于50Mbps的宽带接入。德国政府提出的宽带战略目标是2018年50Mbps覆盖100%的家庭,2020年50%的家庭至少以100Mbps接入。
而中国平均互联网网络连接速度仅为100.9Kbps,各省中,河南、湖南和河北的连接速度排名前三,分别为131.2Kbps、128.2Kbps和124.5Kbps。显然,这样的连接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以下行20Mbps为宽带化的发展目标,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在中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也有可能以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为宽带化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