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之海”、“塞外煤城”、“葡萄之乡”,我市作为一座“先有矿后有市”的城市,正经历化压力为动力,高起点转型、高标准完善城市建设的转型机遇期。

  一座经济繁荣、社会文明、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西部区域中心城市正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而我市整体推进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司法和公共企事业办事“六个公开”,为加快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打造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因为党务公开工作起步较早、基础较好,今年年初,我市被确定为中央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和自治区党务公开工作试点城市。

  我市以市情为立足点,结合中央、自治区关于党务公开工作的精神和意见,将“六个公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框架体系、纳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工作思路,走示范带动的路子,用示范点单位这匹“小马”拉起全市“六个公开”工作这辆“大车”,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六个公开”的效果。

  在年初制定的工作方案中,市委确定了不同领域的市级、区级示范点单位16个,其中,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示范点的政务公开、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示范点的公开和以内蒙古宜化化工为示范点的公开,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效果明显。

  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中心——群众办事有了“政务超市”

  乌达区的成女士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申请补办医师资格证书,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了由自治区卫生厅补发的证书。成女士感叹:“承诺15到20个工作日的时限,一星期就办完了,没想到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比超市购物还方便。”

  从去年开始,我市加快了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把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视为“超市”来经营和管理,在满足政府管理需要和社会公众需求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原有的578项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得到了及时清理。清理后,目前保留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0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5项和行政服务事项62项、共计310项,减少和调整率达46.4%。据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中心还将继续开展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的清理工作。

  目前,已有38家单位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大厅。82个开放式服务窗口、“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让群众和企业感觉办事越来越方便。自2010年6月成立至今年5月中旬,综合大厅已累计受理办件30587件,办结率达99.16%,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公共事务公开不断深化。

  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务公开的示范点单位,通过联办会办机制、重大项目协调机制、绿色通道等制度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群众。群众和企业在得到更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通过咨询、主动参与评议、直接反映困难等方式,找到了表达诉求的新途径,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全市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做出了表率。

  办事公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管办分离、阳光交易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各类交易事项56项,交易总额16431万元,节约资金753万元,资金节约率4.4%。而去年全年,中心共为政府节约资金3.21亿元,资金节约率7.3%。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成立,不仅节约了政府资金,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管办分离、阳光交易。

  全面信息公开,引入竞争机制,这是交易中心杜绝暗箱操作的“杀手锏”。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重点加强以网站建设为主的办事公开工作,网站涵盖公开信息、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工程价格信息等多项内容。目前,已上传、公布各项资源信息文章3000多篇,网站点击率已达到20多万次。

  作为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示范单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告别了以前公共资源交易都在各个职能部门进行、部门既是监管的“裁判员”、又是办事的“运动员”的尴尬身份,基本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由部门管理向综合监管、分散交易向集中交易的根本性转变。管办分离,阳光交易,有效遏制了公共资源交易中的腐败行为,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更透明、更公正、更便捷的平台。

  民营企业迸发公开的力量

  今年3月,在内蒙古宜化化工公司的公示栏上,一则募捐消息引起了员工的注意:员工徐峰突患动脉夹层瘤,如不及时进行手术,很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手术费高昂,家庭困难无法支付,号召全体员工为其筹款治病。公示贴出来短短3天,就募得捐款21万元。

  现在,徐峰已经出院,他也通过公司的公示栏,将一封感谢信寄给全公司同仁;“我在宜化感到了家的温暖,非常感谢你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抛弃我,反而支持我、鼓励我,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宜化就是我的家…”

  通过公示渠道,内蒙古宜化化工公司不仅挽救了员工的生命,还凝聚了人心,激发了生产力、战斗力。公示栏还只是内蒙古宜化发挥公开力量的渠道之一,编发企业内部刊物让内蒙古宜化成为民营企业中的特殊者。

  宜化除了编发《内蒙宜化简讯》,介绍企业生产、运行情况以外,还在企业内部编发《纪监通报》,对企业干部进行监督,维护职工权益,推进厂务公开工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