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是城市政务环境的集中展现。市行政服务中心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建设服务平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培养窗口服务队伍、创新审批方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创造了“珠海模式”。

  “一站式”到“一窗式”

  2006年8月,我市建立了市行政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行政审批窗口服务,实现由“分散审批”到“集中审批”的转变。截至2010年底,在中心窗口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为131项,非行政许可事项45项,分别占总数的70%和48%。除一些部门和事项因特殊情况暂时不宜进驻中心外,行政许可事项基本实现了“应进必进”的目标。

  今年,市行政服务中心还将增设政务科,具体负责综合窗口工作,实现由“一站式”到“一窗式”服务的转变。综合窗口建立后,按照“一窗受理、一表填报、一次性录入、专人协办、统一发件”的工作模式,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统一受理接件,减少审批过程中的人为障碍,实现审批效率最大化。

  以网上审批为重点,构建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已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招标和研发工作。按照工作进度,今年上半年可实现进驻事项下载表格、网上查询、网上审批、网上咨询“四个100%”。

  5年来,各区、镇街的行政服务机构建设也日趋完善。横琴新区成立了行政服务促进局,3个行政区和3个经济功能区分别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香洲区9个镇(街)和金湾区三灶镇成立了便民中心。目前,全市公共服务机构达到18个,形成市、区、镇三级互动的公共服务网络。

  以绩效考核管人以流程优化管事

  制度建设是改革创新的保障。市行政服务中心领导层坚持“权利有边界,服务无止境”的指导思想,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方面督促进驻部门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对窗口业务和进驻人员的监督管理,建立了“以绩效考核管人,以流程优化管事”的管理模式,健全各项制度,形成了有效的管理体系。同时,市监察局还在中心设立了监察室,运用电子监察手段对进驻中心的事项和人员进行实时在线电子监察和视频、音频监控,促进行政监察由柔性监察向刚性监察转变,由事后监察向事中监察转变。

  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是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双重管理”的要求,鼓励和引导窗口工作把终身学习作为第一爱好、把优质服务作为第一标准,在窗口服务工作中锻炼培养干部。2010年,中心又出台系列考评办法,实行季度和年度考核,考核主要以量化考核为主,综合指纹考勤、电子监察、满意度测评和日常巡查等方面的数据结果,对进驻部门的服务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去年,窗口工作人员出勤率为99.3%,申办人对窗口服务的满意率为99.8%,行政效能电子监察没有出现过红、黄牌警告,保持了良好的窗口形象。

  中心成立以来,各窗口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105599项,办结率为100%,提前率为57.98%,每个审批项目的平均办理时间为2.3个工作日,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大提升。

  全市合力向行政服务要效率要质量

  从一定程度上讲,行政服务中心就是一个小政府。我市行政服务中心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经验,不仅得益于市行政服务中心的高水平协调管理能力,同时更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以及各进驻单位的通力配合。

  5年来,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中心建设事宜,先后出台了《珠海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管理办法(试行)》、《珠海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规范运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撑。

  在“大部制”机构改革中,市发改局、市科工贸信局、市住规建局成立了行政审批科并成建制进驻中心;市环保局、人防办负责审批的业务科成建制进驻中心;其他进驻部门组建联审科室,指定专人负责进驻中心。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各进驻单位更是各出高招,各显神通。去年5月份起,市住规建局在全市率先推行了首席代表审批制度,规定局行政审批服务科长为局行政审批首席代表,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服务科相对集中,实现了审批权限下放,审批关口前移,减少了审批环节,缩短了审批时限。

  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珠海发展“加速”之年,发展要加速,项目建设是龙头,项目建设要加速,高效的行政审批是保障。市行政服务中心将紧紧围绕“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的发展目标,勇于改革,大胆创新,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打造一流的行政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