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洛阳市知名网友“邙山老农”在大河网洛阳城事板块发起了《来吧来吧,借着春天营造我们心中网络问政的花园》的讨论。连日来,这一讨论引起了洛阳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

  有人说,网络问政是时代新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但有些人害怕揭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害怕百姓揭短亮丑,有的担心党委、政府对网民言论的封杀。其实不然,近段时间以来,洛阳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尊重,对民生大计、民生幸福指数的提升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从新110便民的出现,从环境创优中的问责,从洛阳媒体公开点名的曝光,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提高机关效能,对政府存在不足的正视和关注。

  现在应该说进入了一个媒体问政,全民问政的全新时代,看看洛阳媒体每天的点名曝光,责任追究通告,看看各级政府因工作失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检查,我们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敢于直面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敢于以开放的胸襟真正还政于民,所以说,现在的网络问政已经进入到全民问政的时代了,这是“福民”中提高幸福指数的具体行动,也是非常有魄力的具体行动。

  今后除了传统媒体问政外,网络民情如何体现?网络民意如何表达?网络该怎样给党和政府提供镜鉴?网络如何成为方方面面沟通的桥梁,《洛阳城事》如何成为广大市民(包括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心灵的家园,让我们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当然我们更欢迎那些在社会公义道德范畴内理性的拍砖,让论坛成为我们心灵的花园。

  【洛阳网友观点之一】网络问政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网意也是民意,是民意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特定社会群体的意愿。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诉求、发表意见的重要渠道。

  网络问政应该成为一种常态。重用慎用网络这个渠道,会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泛用滥用则会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我认为,各级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高度关注网络舆情,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通过网络平台,汲取民智、改善民生、落实民利,以理性、冷静的态度,对网络意见建议进行系统、科学、合理的甄别、筛选,真正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出来,并通过实实在在的措施逐步解决好,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达到推动整体工作的目的。

  在如今这样一个日益网络化生存的时代,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积极顺应这个时代潮流,更多利用互联网去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更要逐渐将这种科学、优秀的运作模式明确化、制度化、纵深化,使网络民意最终在现实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效展现出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