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中,贵州省独山县通过开设“网上信访”专栏,畅通民情渠道,引领和带动全县党员干部“知民情,解民难”,切实在转变作风、为民服务中创先争优。
主动贴近群众,把“网上信访”打造成拉近干群距离的桥梁。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独山县在党政信息门户网站开通“网上信访”专栏,主要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工作部门监督、投诉、咨询曝光、建议等,广大网民和群众可以直接与县委书记交流情况、反映问题。作为党委和群众“网络面对面、接触零距离”的平台,独山县“网上信访”在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0年9月以来,通过“网上信访”共收到各类信件64件,其中,涉及城管、交通、公安等民生问题28件,已办理答复25件;咨询类16件,答复16件;意见建议类9件,经书记批复已由相关领导或部门参阅4条;感谢信4件;其他7件,办结率达95%。
规范工作流程,把“网上信访”打造成为民办实事的平台。为充分发挥“网上信访”平台的作用,独山县不断完善制度,改进办法,使之与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相联系,形成长效机制。一是集中受理,专人负责。成立专门机构,由县委办公室牵头,明确专职人员在每天打开“网上信访”工作平台,将信件反映的问题逐一登记归档,编印成《网络舆情信息》呈县委书记阅批。截至目前,共编发了《网络舆情信息》11期。二是归口办理,限时办结。书记阅批后,及时转到各批办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并规定办理时限。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要求承办单位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重要问题于15个工作日内办结答复,因情况特殊需延长办理时限的,必须提前3个工作日提出延期申请并说明理由。通过加强管理,从“取信——登记——批示——办理”,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具体人员抓、具体部门管、具体时间规定,办事流程清楚,责任明确,有效防止了推诿拖拉、敷衍塞责现象的出现,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狠抓督促落实,把“网上信访”打造成真正的惠民工程。将办理“网上信访”反映问题的督促落实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通过催办督促、现场察看、实地走访等形式,对重点来信办理情况进行逐件督查核实,切实做到“收必办、办必果、果必复”,将“网上信访”办成畅达社情民意,了解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密切党群关系的新桥梁。如,1月21日,曾通过“网上信访”反映问题的居民写来了感谢邮件,“我们是三桥平塘路口的搬迁户,上星期我们在网上向潘书记反映了没有自来水的事,书记很快责令相关部门来落实了,真的,我们很感谢您,书记!”一件让群众满意的小事,反应出了独山全县上下亲民、爱民、为民的工作作风和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