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将接触大量的信息,处理海量的信息对IT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IT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迫切希望利用先进的IT系统来促进生产和运营,但资金不足阻碍了他们信息化水平提高的步伐。云计算按需使用,按使用收费的模式很好地迎合了他们的需求。2011年1月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建设和运营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开创了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全新模式。

  贯彻国务院精神开创企业信息化服务新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CSIP)主任邱善勤博士告诉CNII记者,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的正式上线,是对《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深入贯彻,是建设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探索,是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系统化运营、信息化管理、市场化推广”建设规范的应用示范。

  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的启动,开创了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全新模式。平台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建设方针,以国家中心建设和管理的云服务平台为依托,并通过共性技术的资源采集和汇聚来系统实现各级各类地方(专业)平台的全国实时联动,形成全国公共服务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统一配置,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为全国数千万中小企业提供覆盖其全部业务流程、整个生命周期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务。

  立足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化服务

  目前,企业信息化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很多,但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却很少。中小企业面临缺乏技术人才、缺乏资金、业务和组织多变、承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的问题。为了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特别是提升销售和市场管理水平,CSIP建设了此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公共云服务。

  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不仅能提供保障企业日常营运的桌面IT支持服务、快捷方便的在线办公软件web-office、在线传真、企业内部通讯的即时通讯、在线用户在线客服,以及网络会议在线应用服务、客户管理系统、企业内部OA、企业进销存服务、企业人力资源执行软件,还可以提供包括政府招商、建筑、服装、零售、教育等行业在内的解决方案或执行系统。

  该平台目前拥有超过300种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资源、超过万家ISV厂商和渠道资源、中小企业客户资源,基于SaaS服务模式的各行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和应用产品超过30种,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目前已经有2万家中小企业在使用该平台,预计到2011年底,将会增长到10万家以上。邱善勤主任介绍说,CSIP目前已经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这三大区域建设了15个分中心。CSIP将依靠分中心的分布,延伸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

  平台优势

  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已经从“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逐步转变为“政府营造氛围、企业自觉推动”的模式,为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加快转型升级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持续推动大大加快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步伐。但是,当前很多信息化服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提供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对商业性信息化服务缺乏安全性信任,导致中小企业“不敢用、用不起”。CSIP建设和运营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的上线彻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为工信部的直属事业单位,CSIP在广大中小企业中享有很高的公信力,使得其在推广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的使用上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CSIP与各地政府部门合作,制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五年计划”:第一年采取政府部门买单,企业试用的模式;试用满意后,第二年开始由企业和政府部门各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并逐年递增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付费的比例,直至第五年,成功地让中小企业自动自觉地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

  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只是CSIP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CSIP建立了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系统的服务,包括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咨询公共服务平台、品牌与市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对接公共服务平台。邱善勤主任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建立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借助最先进的科技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其中,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应成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起,CSIP将携手神码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及各家信息化厂商,以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云服务平台为基础技术支撑和应用运营服务平台,在全国各省区建设运营中心、SaaS模式的呼叫中心、体验中心、培训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等五大服务中心,初步构建完成覆盖全国的信息化云服务网络体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