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一问政网”的“问21个地市领导”栏目中,只有5个地市领导对网民提问有答复,其它地市都是“零”答复。省政协委员林义鸿递交提案建议,应对网民意见进行跟踪落实。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网络问政更成为我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林义鸿提出:“只要领导干部能诚恳接受网民的批评和监督,以实事求是态度办事,以为民行政的观念,网络问政完全可以在和谐关系中得到发展。”
他回忆说,自己本人参加过一次当地网络问政城市管理问题的论坛,网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建议。当时,有网民以中伤的语言来责问市综合管理局局长,但该局长耐心、诚恳地作了回答,并表示采纳有建设性的建议,这使得本来针锋相对的局面变得和谐起来。有位网民代表当场发言说:我们很佩服领导宽大的政治胸怀,也理解到政府官员的工作难度。
而与此同时,林义鸿也发现,我省一些地区领导对网络问政的重视程度不够,长年以来不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有的领导甚至很少答复群众意见。他查阅了“奥一问政网”,发现在“问21个地市领导”栏目中,只有5个地市领导对网民提问有答复,其他地市都是“零”答复。
林义鸿建议,省委、省政府应出台广东省推行网络问政措施和制度,强化网络问政效能,调动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的积极性,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实际问题;同时要加强网络问政队伍建设,针对网民反映问题或意见进行跟踪落实,在网上或者其他渠道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