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经过两个多月的测试,(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的电子政务大厅进入试运行最后一天。13日,省级行政审批电子政务大厅将正式开通,审批从“桌面”搬到“网络”,服务对象无论在何处上网,轻点鼠标就可进行审批申请、咨询。

  因为电子政务大厅,行政审批流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这是我省提高各级行政机关办事效率的一个写照。2010年,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努力,正结出行政办事效率“四川速度”的硕果,成为“两个加快”的有力推手。

  行政审批效率彰显“四川速度”

  “现在的审批效率,让我们感受到四川速度。”去年8月,60多位川内企业代表应邀到省政务服务中心参观座谈时,面对“并联审批”和审批时限大幅压缩的现实,发出由衷赞叹。

  快捷,来自审批事项的减少。效能建设启动以来,全省56个省直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已从过去的1122项减少到去年初的486项。

  2010年,我省提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主题之一是深化提升。在我省已跻身全国最少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省份之一的背景下,深化提升该如何破题?

  去年,我省再度“瘦身”行政审批项目。对应《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我省提出“动态清理、动态调整”的思路,又清理、精简、调整和下放一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去年6月,我省又对市县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同时,省市县三级对项目事项流程和办理环节进行优化。目前,我省在全国率先成为统一规范省、市、县行政审批项目、名称和流程的省份。

  各级政务中心进行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整合升级,仅省政务服务中心所涉并联审批部门就从前年的8个扩展到去年的18个,审批事项从14项扩展到85项。去年,省级企业设立登记和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并联审批也启动运行。至此,我省并联审批从投资、建设、企业设立登记3个方面形成体系构架。

  2010年是灾后恢复重建决胜之年,我省各地各部门为重建项目审批全程“护驾”。省市各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开通灾后重建项目“绿色通道”,开展全程代办、延时办理、预约办理、上门办理等各项服务。

  截至去年12月31日,省级电子政务大厅访问总量已达76.8万余次,日均访问量1.2万余次,网上申请8376件。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2655.59万件,办结2659.09万件,按时办结率99.9%;全省政务服务承诺件承诺提速49.9%,办理提速92.2%,同比平均值分别提高3个和1.2个百分点。

  群众满意率为“四川速度”亮出高分

  “争创一流”是去年我省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又一主题。

  2009年初,为瞄准全国一流,我省出台方案,从办事制度、服务类型、场地等5个方面确立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体系建设。目前,攀枝花、成都、德阳、达州等14个市(州)本级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基本达标。全省所有市(州)、150多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96196”服务热线,服务进一步规范。

  去年10月,我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地方标准发布,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实施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省级地方标准。

  支撑标准化体系的还有服务网络构建。全省181个县(市、区)全部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已建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279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71%;已建成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33719个,占总数的65.3%,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省的政务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争创一流还从非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开展的效能建设中体现出来。省直机关在3400名党员干部中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对省直机关非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开展效能建设总体评价“好”和“比较好”占92.18%,认为改善民生、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做得“好”和“比较好”的占90.8%。

  风清气正保障“四川速度”

  机关效能建设已经成为锤炼和转变工作作风的“课堂”。

  省委组织部某处干部张新不久前刚刚办完一个全省部分组织干部的培训会,“过去我们要集全处之力才办得下来,现在三个人轻轻松松就‘搞定’。”

  张新的轻松源于省委组织部开展的“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专项竞赛活动。在这个专项竞赛中,该处与其他处室交流、比拼,“既学到办文办会的高招,又培养干部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去年7月的一天,眉山市委、市政府在一个多小时内连开两个会议。会议是否“简短、简明”,是否“严格执行1小时会议制度”成为眉山市衡量各部门机关行政效能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

  眉山区县领导道出许多干部的心声:“精简会议,为基层干部腾出了更多干事情谋发展的时间和精力。”

  作风转变的“推手”还来自效能问责。

  去年,全省各级纳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项目达54415项,其中行政审批事项40349项,公共服务等其他事项14066项。同时,将电子监察延伸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省已有637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开通电子监察系统。监察的“触觉”达到政务服务事项逐岗位、逐环节、逐流程,大大提高了问责效率。

  各级监察机关对违反行政效能建设的行为严肃查处。去年,全省有1148个单位1367人因违反效能建设规定被问责。全省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巡查发现违反首问负责等制度的问题199个,追责193人。各级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受理投诉2588件,其中涉及效能投诉1650件,查处1500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