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跨入了2011年。新的一年网络发展将是怎样的态势,令人期待。
回顾过去一年网络世界的纷繁热闹,我们有收获,我们有不足,我们有更多感慨。这其中,既有互联网业界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也有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诸多课题与思考。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3位军事学专家,他们从各自治学和研究的角度,廓清网民认识的误区,梳理网络发展的大思路。
面对网络,我们需要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心态,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不断创新,争取更好更大的发展。借用战略专家金一南的一句话:“大眼光、大境界、大决心之综合,便是大格局。”
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拥抱网络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
被视作信息革命的网络,是信息存储与传播领域的一次伟大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结晶。每一个善于运用人类文明成果的国家、集团乃至个人,都应当以积极的姿态去善待和运用网络,这或许是我们谈论网络时,必须首先作出的一个几近常识性的判断。
当美国科学家发出世界上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人类历史注定由此翻开新的一页。我们不妨作这样一个类比:500年前的地理大发现,标志着世界实现了地理上的汇合,那么互联网的产生,就是一次在另一个空间、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类的再汇合,甚至是再融合的强力推进。
网络以其特有的空间和方式,迅速而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甚至改变着人类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这对于拥有4亿多网民的中国来说,感受更真切、更直观。仅从我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环境说开去,网络使我国的政治文明以更快的步伐前进,使党中央提出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变得更有可能,同时使我们每一个人开始享有更充分的话语权,更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重要。网络还使那些原本终生无缘或无法操纵的大千世界,在手中的鼠标运动中变幻,让我们多了一扇打开的窗户和一双发现的眼睛,因而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甚至让疲惫的灵魂获得栖息之地……
诚然,自从有了网络,便出现了“网瘾”,甚至网络暴力,这并不奇怪,更不可怕。没有人因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异化了人,而让我们再回到洪荒时代。笔者出访加拿大,在到过的所有军事场所随时随地无线上网,而加拿大军官更是配备功能强大的黑莓手机,随时进行网络工作。俄军也把互联网连到了最基层。同样,即使维基解密把美国政府搞得晕头转向,恨不得置其创始人阿桑奇于死地,仍然不会因此去封网,其军方仍然将大部分文电通过网络来处理。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已经像离不开其它科学技术一样离不开网络,任何试图阻止网络者,一定像当年欧洲宗教裁判所试图阻止科学发展一样,变得可笑而又可悲。
当我们看到胡主席、温总理走进网络世界和网民对话,看到军委总部领导一再强调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运用,我们已经知道了中国的文明走向,知道了军队建设的走向,同时知道了网络的明天。
如此,还是让我们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积极的心态,去亲近网络,运用网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观念和行为才敢言与人类文明同向同频同步。愿网络这一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在中国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