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安部部署开展公安信息化建设以来,昭通市公安机关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1350余万元信息化建设经费,加速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会治安管控能力。

  信息导侦提高打击效能

  开展信息化建设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导侦,直接或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35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05名,抓获上网在逃人员1048名,摧毁犯罪团伙65个,缴获毒品海洛因27335.5克、麻古118040颗,缴获赃款赃物价值1100余万元。仅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导侦,直接或协助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就达12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8名,抓获上网在逃人员363名,摧毁犯罪团伙34个,缴获毒品海洛因14316.2克、麻古69400颗,缴获赃款赃物价值近500万元。

    网上追逃提高捕获率

  全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确定专人负责管理网上追逃工作,分别配置了专用电脑并连入全国公安网络,不断更新设备,不断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网上追逃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自开展网上追逃工作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抓获上网在逃人员6321名,极大地消除了社会隐患。仅2009年,就抓获上网在逃人员685名,比年初自定目标多抓获185名。今年1至6月,抓获上网在逃人员363名,已完成全年任务数的72.6%。

  通过建立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开展网上追逃,不但做到了坐在办公室就能追逃,而且有效缓解了经费紧张、警力不足的问题。如:巧家县“1999.12.9”故意杀人案在逃犯罪嫌疑人万某某作案后四处潜逃,公安机关多次抓捕未果,通过网上布控,嫌疑人于2010年5月24日在新疆库尔勒市被抓捕归案。

  DNA比对直接认定犯罪嫌疑人

  2007年,昭通市公安局多方筹措180余万元资金建设DNA实验室,同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每年仅在耗材方面就节约经费30万元。2009年,市公安局又多方筹资,投入200万元用于DNA数据库建设,并将DNA实验室民警增加到四名。当年,不但圆满完成了省厅下达的检验录入4000份前科人员血样的任务,还将该市DNA数据库联入省库和国家库。

  自DNA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全市共利用DNA技术直接破获刑事案件90起,认定犯罪嫌疑人268起299人。2009年,全市利用DNA技术直接破获刑事案件28起,认定犯罪嫌疑人156起171人;通过DNA数据库比对,直接查中昭阳区一系列强奸案,破获刑事案件11起。今年1至6月,利用DNA技术直接破获刑事案件37起,认定犯罪嫌疑人26起30人。如省公安厅督办的镇雄县“2010.01.29”强奸杀人案,就是利用DNA技术为案件侦查提供方向而成功破获的。

  指纹比对极大提高破案率

  2009年,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了昭通指纹库升级扩容工作,指纹分库由原来的捺印指纹10万份、现场指纹15万枚扩容到捺印指纹30万份,现场指纹40万枚。同年3月,又利用中央政法补助专款为全市购买了84套指纹活体采集系统;7月15日完成了全市106套活体采集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已配备活体采集系统172套,已联网并开通了153套活体采集系统的远程查询功能。指纹库的升级扩容改造和活体采集系统的配备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指纹采集数量和利用指纹协助破案的能力,尤其是指纹采集数量于今年首次位居全省第一。2009年,全市共收集信息47060份,比2008年的13188份多收集33872份,利用指纹查破案件90起,比2008年42起多48起。今年1至5月,全市共收集信息42971份,比2009年同期收集7157份多收集35814份。利用指纹查破案件61起,比上年同期的39起多22起。如今年5月,彝良县公安局利用指纹系统成功破获一盗窃电脑的团伙犯罪案件,抓获作案成员4名,破案25起,缴获被盗电脑16台。

责任编辑:admin